-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外历史文化交流历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西汉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
2.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3.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归来后,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是()
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C.《佛国记》D.《法显传》
4.郑和率领船队最远到达()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非洲西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阿拉伯半岛D.印度半岛
5.利玛窦是哪个国家的传教士()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葡萄牙
6.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
A.丝绸B.瓷器C.书籍和技术D.茶叶
7.唐朝时,与中国交往最为频繁的国家是()
A.日本B.新罗C.天竺D.大食
8.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长安B.洛阳C.敦煌D.阳关
9.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他回国后著有()
A.《马可·波罗行纪》B.《东方见闻录》C.《职方外纪》D.《瀛寰志略》
10.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康有为
答案:1.C2.C3.A4.A5.C6.C7.A8.A9.A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事件的有()
A.张骞通西域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玄奘西行
2.丝绸之路促进了哪些方面的交流()
A.商品B.文化C.宗教D.科技
3.唐朝时来中国学习的留学生主要来自()
A.日本B.新罗C.天竺D.大食
4.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包括()
A.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B.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C.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D.使明朝的统治范围扩大到海外
5.以下属于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成果的有()
A.天文历法B.数学C.地理知识D.绘画艺术
6.古代中国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有()
A.丝绸B.瓷器C.茶叶D.香料
7.以下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有重要贡献的有()
A.班超B.法显C.鸠摩罗什D.汤若望
8.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有()
A.东南亚B.南亚C.西亚D.东非
9.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D.海陆交通便利
10.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包括()
A.科学技术B.政治制度C.思想文化D.军事技术
答案:1.ABCD2.ABCD3.AB4.ABC5.ABCD6.ABC7.ABCD8.ABCD9.ABCD10.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丝绸之路只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交流,对文化交流作用不大。()
2.鉴真东渡日本一共六次才成功。()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开拓海外殖民地。()
4.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5.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多年,他的游记对欧洲人了解东方起到了重要作用。()
6.玄奘西行带回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并在长安进行翻译。()
7.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之前并不存在。()
8.利玛窦在中国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同时也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9.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是从学习政治制度开始的。()
10.古代中外文化交流都是和平友好的。()
答案:1.×2.√3.×4.√5.√6.√7.×8.√9.×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答案: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促进了中原与西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2.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答案:规模大,船队庞大、人员众多;时间长,前后共7次;范围广,到达亚非众多国家和地区;和平友好交往。
3.简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答案: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如洋务运动),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