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区节日方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区节日方案

一、方案背景与意义

社区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更是居民生活的“温暖港湾”。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邻里间“门对门不相识”的现象愈发普遍,传统节日里“一家一户吃顿饭”的热闹逐渐被“低头刷手机”的沉默取代。我们常听老人们念叨:“以前过年,整条巷子都飘着饺子香,孩子们举着灯笼满院跑;现在住楼房了,连对门姓啥都不清楚。”也有年轻家长感慨:“想让孩子感受端午包粽子的乐趣,可家里没工具,也没人教。”

举办社区节日活动,正是为了搭建这样一座“情感桥梁”——让传统节日从“私人记忆”回归“公共仪式”,让居民从“陌生邻居”变成“互助家人”。通过贴春联、包汤圆、做手作等“接地气”的活动,既能唤醒文化记忆,又能在共同参与中增进了解,让社区真正成为“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共同体。

二、活动目标

本次社区节日方案以“共融、共享、共乐”为核心,具体设定以下目标:

参与广度:覆盖社区80%以上家庭,重点关注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新入住居民等群体,确保活动无“参与盲区”;

情感深度:通过互动环节设计,让70%以上参与者能记住至少3位邻居的名字,建立初步联系;

文化厚度: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融入至少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如剪纸、扎染、面塑),让居民“动手学文化”;

服务温度:联动社区志愿者、共建单位,提供便民服务(如免费理发、家电维修),将节日活动与日常需求结合,增强居民获得感。

三、组织架构与分工

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成立“社区节日组委会”,下设三个工作组,明确职责与协作机制:

3.1统筹协调组(5-7人)

由社区书记牵头,成员包括社区工作人员、业委会代表。负责整体方案制定、资源对接(如联系非遗传承人、共建单位)、进度把控(活动前1个月召开筹备会,每周跟进落实情况),重点解决“人从哪来、钱怎么用、事谁来管”的关键问题。

3.2活动执行组(10-15人)

以社区志愿者为主力(优先招募有活动策划、主持经验的居民),分设“文化体验”“互动游戏”“后勤保障”三个小组。文化体验组负责设计手工环节(如提前准备剪纸工具、联系手作老师);互动游戏组需根据不同年龄层设计趣味活动(老人组设投壶、猜谜,儿童组设套圈、寻宝);后勤保障组负责场地布置(挂灯笼、摆桌椅)、物资管理(登记分发物料)、现场引导(设置指示牌、安排志愿者带路)。

3.3安全保障组(8-10人)

由社区民警、物业安保、社区医生组成。活动前1周完成场地安全检查(消防通道、电路隐患),活动中每50人配备1名安保人员(重点盯守儿童区、台阶处),同时设置医疗点(配备常用药品、急救箱),确保突发情况3分钟内响应。

四、核心活动设计(以中秋为例,可根据不同节日调整)

活动主题:“月圆邻里情共话家国情”

活动时间:农历八月十五(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

活动地点:社区中心广场(主会场)+1号楼架空层(分会场,供老人休息、手作)

4.1文化体验区:老手艺里的新温度

“以前总觉得非遗离咱老百姓远,没想到自己也能剪个兔子灯!”这是去年春节活动中,72岁的李奶奶说的原话。今年中秋,我们特别设置“非遗手作工坊”,邀请本地剪纸传承人王老师(社区居民,退休前在文化馆工作)现场教学。

环节一:月兔剪纸:提供彩色卡纸、剪刀、模板,王老师先示范剪“月兔捣药”图案,居民可自由发挥,完成的作品可挂在“月亮树”(提前用树枝搭建,缠绕串灯)上展示;

环节二:冰皮月饼DIY:联系社区烘焙店志愿者准备预拌粉、模具,由店员教大家揉面、包馅(莲蓉、豆沙两种传统口味),做好的月饼用定制包装盒装好,居民可带回家,也可送给邻居;

环节三:古画投壶:在传统投壶基础上,将壶身绘成《月曼清游图》图案,每投中一支箭,可兑换一张“邻里贺卡”(写上对邻居的祝福,投入“心愿信箱”,活动后由志愿者送达)。

4.2互动游戏区:老邻居的新故事

“张叔,您这把年纪还能套中玩偶?我小时候可没见您这么厉害!”活动现场,类似的对话总能引发一片笑声。互动游戏设计兼顾“竞争性”与“趣味性”,让不同年龄层都能找到参与感:

儿童组:“月亮寻宝”——在广场草丛、花坛里藏100个小灯笼(内装糖果、文具),孩子们分组寻找,找到后分享“我找到的灯笼像什么”(培养语言表达);

中青年组:“默契猜词”——每对邻居为一组,一人描述“中秋相关词语”(如“玉兔”“团圆”),另一人猜,3分钟内猜对最多的组获“最佳拍档奖”(奖品为社区手作团制作的刺绣团扇);

老年组:“记忆中的中秋”——设置怀旧展区(老月饼盒、旧灯笼、黑白照片),老人们围坐分享“小时候过中秋的故事”,社区工作人员用录音笔录下,整理成《社区中秋记忆集》,活动后发放给参与者。

4.3暖心服务区:节日里的“小确幸”

除了玩和乐,我们更想把服务做到居民“心坎上”。今年中秋特别设置“便民服务角”,将

文档评论(0)

甜甜微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好好学习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6日上传了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