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库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试题库及答案

一、文字部分(每题5分,共20分)

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并简要说明理由。

(1)日(2)上(3)休(4)河

解释下列“六书”术语的含义:

(1)象形(2)形声(3)会意(4)转注

二、词汇部分(每题6分,共30分)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先释古义,再释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一词多义,并结合语境说明含义:

(1)兵: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③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谏逐客书》,提示:“兵”此处非本义,需结合语境排除)

解释下列虚词的用法及含义:

(1)之: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③吾欲之南海(《为学》)

三、语法部分(每题7分,共28分)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并解释含义:

(1)沛公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2)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3)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下列特殊句式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并翻译句子:

(1)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3)何陋之有(《陋室铭》)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四、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时习之(2)不亦说乎(3)人不知(4)不愠

翻译全句:(4分)

简要分析孔子这段话体现的学习态度和为人修养:(4分)

五、翻译题(10分,每题5分)

翻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翻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答案

一、文字部分

(1)象形:“日”模拟太阳的圆形轮廓,是描绘事物形状的字。

(2)指事:“上”在一长横上方加一短横,指示位置在高处,是用符号指明事物特征的字。

(3)会意:“休”由“人”和“木”组成,像人靠在树上休息,是合字表义的字。

(4)形声:“河”左边“氵”(形旁)表意义与水相关,右边“可”(声旁)表读音,是形旁和声旁结合的字。

(1)象形:用线条描绘事物外形特征,直接体现事物样子的造字法,如“月”“山”。

(2)形声:由形旁(表义)和声旁(表音)组成,形旁指示字的意义范畴,声旁提示字的读音,是古代汉语中数量最多的造字法。

(3)会意:把两个或多个字的意义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意义,如“明”(日+月,表光明)。

(4)转注:许慎释为“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指同一类意义的字,有共同的部首(类首),意义相通可互相解释,如“考”和“老”(都表年老,可互训)。

二、词汇部分

(1)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困境”。

(2)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3)痛恨:古义为“痛心遗憾”;今义为“极端憎恨”。

(1)兵:①军队(语境中“兵乃出”指军队出动);②兵器(“收天下之兵”指收缴兵器);③此处无“兵”,原句“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后可”讨论的是物产,需注意题干提示,避免误判。

(1)之:①代词,代指“学习的内容”(“习之”即复习学过的知识);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鹏之徙”不单独成句,作整个句子的主语);③动词,“到、往”(“之南海”即到南海去)。

三、语法部分

(1)名词作动词,“军”意为“驻军、驻扎”(沛公在霸上驻军)。

(2)名词作状语,“犬”意为“像狗一样”(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3)使动用法,“活”意为“使……活下来”(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

(4)意动用法,“美”意为“认为……美”(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1)判断句(“……者,……也”表判断),翻译:陈胜,是阳城人。

(2)被动句(“受……于”表被动),翻译:被别人控制,我的计策已经决定了。

(3)宾语前置(“之”为宾语前置标志,“何陋有”即“有何陋”),翻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4)状语后置(“于蓝”为状语,分别后置“取”和“青”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