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团队拓展方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团队拓展方案

一、背景与核心目标:为何要开展团队拓展?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格塑造、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今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中“自我中心”倾向较明显;加之学业压力下,班级内常出现“各自为战”的现象——小组作业时有人推诿,运动会接力赛因配合失误落后,甚至班干部组织活动时无人响应。这些场景背后,折射出的是团队协作意识薄弱、信任关系缺失、责任担当不足等问题。

基于此,本次团队拓展的核心目标可概括为三点:一是打破人际隔阂,让学生在互动中建立“我们”的群体认同;二是通过任务挑战,培养“分工-配合-补位”的协作思维;三是在共同经历中沉淀温暖记忆,为班级长期发展注入情感纽带。举个简单例子,去年某中学开展类似活动后,原本因座位矛盾冷战的两位同学,在“逃生墙”项目中主动搭人梯帮助对方,活动结束后竟互相道歉,这样的转变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二、方案设计:从破冰到升华的全流程规划

(一)前期筹备:精准适配与安全兜底

对象分析与分组:考虑到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心理差异(初中生更活泼但规则意识弱,高中生更理性但易羞涩),本次拓展按年级分批次开展。每批以自然班级为单位,40人左右的班级再细分为8组(每组5人),每组设1名“临时队长”(由学生自荐或随机推选,避免固定班干部角色固化)。分组时特别注意“性格互补”——将内向的小A与活跃的小B分到一组,让急躁的小C和细心的小D搭档,为后续协作埋下“差异共生”的伏笔。

场地与物资:选择学校操场(主活动区)+体育馆(备用区),提前检查地面是否平整、器材是否老化(如信任背摔的保护垫需无破损,绳索承重测试)。物资清单包括:彩色眼罩(区分组别)、拼图卡片(100片/组)、任务卡(防水材质)、急救包(含云南白药、冰袋、创可贴)、口哨(用于集中指令)、记录用拍立得(活动后赠送小组留念)。

人员分工:除专业拓展教练(2名,负责规则讲解与安全把控),每班配备1名班主任(观察学生状态,记录特殊表现)、1名随队校医(全程驻守)。活动前召开筹备会,强调“安全第一,体验为主”——比如信任背摔项目中,保护人员必须半蹲成“人网”,教练需逐个检查站位;拼图任务中,禁止学生因争执抢卡片,出现矛盾时队长需引导“先听他人想法”。

(二)活动流程:从“破冰-协作-升华”的递进式体验

破冰阶段(0.5小时):用游戏撕掉“标签”

设计“名字接龙+优点盲盒”组合游戏。首先围成圈,第一个人说“我是喜欢画画的小A”,第二个人重复前一个人的信息并补充自己的,如“我是喜欢画画的小A旁边喜欢篮球的小B”,说错的人要表演“最想尝试的才艺”(比如模仿动物叫、唱一句歌词)。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却能快速打破沉默——曾有个男生因说错名字被要求学猫叫,结果他惟妙惟肖的模仿引得全场大笑,原本拘谨的氛围瞬间松弛。

接着进行“优点盲盒”:每人在纸条上写一句对组内某成员的真实赞美(如“小C整理东西特别快,我很佩服”),折叠后投入盒子,再随机抽取朗读。有次活动中,平时总被说“调皮”的小D抽到“小D跑步时会等落后的人,特别暖心”,他当场红了眼眶,后来主动承担起小组物资搬运的任务。这种“被看见”的体验,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协作阶段(2小时):在任务中培养“团队脑”

此阶段设置三个递进式项目,难度与协作要求逐步升级:

项目一:盲人方阵(30分钟)

规则:每组5人蒙眼,教练将一根10米长的绳子交给其中1人,要求在20分钟内用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且所有人手必须接触绳子。

设计意图:考验信息传递与角色分工——有人需要大声描述“我摸到绳子两端了”,有人需要喊“左边再挪一步”,平时爱发号施令的学生可能因盲目指挥导致混乱,而沉默的学生可能因细心观察成为关键引导者。曾有小组因队长急于指挥,导致绳子扭曲成“麻花”,后来他们调整策略:由方向感好的小E报方位,力气大的小F固定绳角,最终提前完成任务。活动后学生反馈:“原来不是声音大就有用,听别人的意见更重要。”

项目二:团队拼图(40分钟)

准备:每组发放100片打乱的拼图(图案为班级合影),但其中20片需从其他小组“交换”获得(交换规则:可用自己的重复片或完成任务换取,如“教对方小组唱一句班歌”)。

设计意图:打破“组内竞争”思维,培养“跨组协作”意识。有个小组一开始拒绝分享拼图,结果自己缺少关键的“班级招牌”碎片,后来不得不主动找其他组协商,用多余的“蓝天”碎片换来了“招牌”。活动结束后,原本“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小组竟约着一起整理拼图,这种从“对抗”到“互助”的转变,正是团队精神的萌芽。

项目三:逃生墙(50分钟)

规则:模拟“地震后逃生”场景,一面4米高的墙(下方有保护垫),全组需在无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全部翻越(最后一人由队友托举)。

设计意图:这是最考验责任与牺牲的项目。活动中,体型健壮的学生会主动蹲下当“人梯”,膝盖被墙沿磨红也咬牙坚持;小

文档评论(0)

level来福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计算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持证人

好好学习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5日上传了二级计算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