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18过零丁洋 教案.docxVIP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18过零丁洋 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PAGE

过零丁洋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相关知识,理解古诗意思,背诵这首诗。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3.全力以赴,激情投入,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历史上有很多爱国名将,用诗词写出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比如: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另一位爱国名将文天祥,他的一首词《过零丁洋》一直为后世广为传颂,他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后人。

二、预习展示

1.作者简介。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人,(南宋)(朝代)杰出的民族英雄,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

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2.重点词语

理解词义。

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泛指战争。

身世:个人的遭遇命运。

丹心:赤诚的心。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制作竹简时,用火烘烤青竹片,水分冒出如汗水,所以称竹简为汗青。特指史册。

3.背景介绍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三、整体感知

(一)诵读前三联。

同学们,故事讲完了,我们也学完了前三联,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和语速去读?

明确:语速缓慢,语调深沉。那么前三联应该怎样读?请同学们先自由读,注意读出重音、语气和感情。

1.抽两生读,由学生评价。

2.创设意境,学生齐读。

配乐渲染气氛,教师创设意境:

南宋大臣文天祥一生为国,无奈身边挺身抗敌的人日渐稀少,国家局势如同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国破了,家亡了,兵败、被俘,自己一人孤苦伶仃被元军囚禁,路经零丁洋,面对敌人的逼迫,面对浩淼的滔滔江水,诗人不禁感慨万千,追忆往事……(放《二泉映月》音乐)

(二)诵读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丹心”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联的意思。

2.尾联表达方式与前三联有何不同?你能从中读出什么?[板书:直抒胸臆,以死明志]

3.饱含感情,齐读最后一联,读出文天祥诚挚的爱国之情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读出文天祥身陷敌手,但宁死不屈,以死明志的决心。

读出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一身正气。

读出文天祥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人格魅力。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一)学习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故事一:

1256年,文天祥20岁考中状元,出仕做官。但是奸臣当道,刚开始只是担任无足轻重的官职,直到1276年40岁时才官至丞相。[板书:出仕做官]

明确:遭逢起一经。从“遭逢”、“一经”可以看出来。

理解难点实词:

①一经:经,经书;一经指一种经典。可见,文天祥他是读书之人。

②遭逢不是遭遇,指被朝廷选拔。

2.故事二:

文天祥生活的南宋末年,正是南宋王朝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1275年正月,元军大举进攻南宋京城临安。进攻京城意味着什么?南宋王朝灭亡在即。大军压境之际,在南宋王朝生死存亡之际,朝中大臣却不能同心同德对付敌人,有很多人“主和”、“主降”。就在此时,39岁的文天祥正任赣州(江西)知府,他弃文从武,相应太后的勤王号召(“勤王”指君主的统治地位受到内乱或外患的威胁而动摇时,臣子发兵救援),他捐献、捐尽家中钱财,招兵买马组织起义军。在作战中,因南宋各地官僚将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很多官员隔岸观火,他几乎全军覆没,仅逃出4人。

1276年,太后执意投降。元军提出必须由丞相出城商议,当时丞相害怕,连夜逃跑,文天祥被调任丞相出城议和。谈判中,文天祥不惧怕元军武力,他痛骂元军,被扣留。后逃出,继续组织部队与张世杰等人对抗元军,终因寡不敌众,1278年12月,战败被俘,这期间正好是四年。

明确:干戈寥落四周星。

(二)赏析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故事三:

这四年间,文天祥历尽艰辛,但是仍未挽回局势。最终,谢太后带领小皇帝宋恭宗投降,临安失守,朝臣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拥立端宗皇帝,但是,端宗皇帝在逃亡的路上受惊吓得病而死,大家又拥立八岁的赵昺为皇帝,行朝暂设崖山海中,从此南宋王朝成了流亡中的政府。如果追兵一到,他们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国家局势就如同_________,迟早都要灭亡。事实上,就在文天祥写此诗之后约二十天,宋军的船队被元军冲散,张世杰战亡,陆秀夫不愿被俘虏,眼含泪水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残余的宋军,官员及家眷也纷纷跳海殉国(史载有数万之众殉国),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AutoStudio专业II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213422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05日上传了AutoStudio专业II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