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华师元一赤壁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pdfVIP

湖北省咸宁市华师元一赤壁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一年级9月月考

语文试卷

924150

考试时间:月号试卷总分:分

72

一、阅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

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

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

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

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

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第二,书多易使

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

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

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

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者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

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

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

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

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

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

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

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

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摘编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材料二:

一个人要形成一种读书观,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一是喜爱读书。就是把读书作为一种爱好,作为一生的习惯,甚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

经常读书,持之以恒,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冲动,懂得读书的价值与意义。这是“我要读”

的一种自觉。二是读好的书。在读书过程中,积累一些读书的体会和经验,能把这些体会和经

验上升到一种读书认知,知道读什么书、读哪些书,哪些书是“好”的,它对提升

自己的认知、能力、水平、境界、格局有帮助,能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这是“我知道读什

么书”的一种理性选择。三是擅长读书。也就是形成了一套读书的经验与方法。如果读了不

少书,但没有形成认知、经验与方法,没有达到理性自觉,何谈有读书之道、有读书观?擅

长读书,这是一种我知道“怎么读”的“高峰体验”。四是善于用书。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

改造世界。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读书学习

的目的在于运用,引导自己的实际活动,有助于分析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既会读书,又善于

把读书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达到读书与实际活动的互动,这实际上是读书的一种延续。这

是一种对“读在于用”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自觉。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谈读书》中,就提出了他的一种读书观。这种读书观可概括为“读

书之用”“读书之选”“读书之法”“读书之辨”。关于“读书之用”,他简明扼要地概括

为:“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关于“读书之

选”,他明确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

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则使人善辩”;关于“读书之法”,他讲得很直白:“有些书可浅

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枣,但有少量书则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换言之,有些书可只读其

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有些书还可以请人代阅,只

取代阅人所作摘录节要;但此法只适用于次要和无关紧要的书,因浓缩之书如蒸馏之水淡而无

味。”他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无与伦比94348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章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