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柴胡汤应用讨论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张小平
概述《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肋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反映了邪入少阳,正邪分争,枢机不利,疏泄失职,胆木横逆,影响脾胃的病理。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反映少阳火气为病,胆热内郁,损伤津液病机的特点。
小柴胡汤是治疗伤寒少阳病的代表方剂,也是和解剂的祖方,以和解足少阳胆之表里枢机为主。《伤寒论》中的少阳病定位在半表半里这个病理反应层次,是以足少阳胆为主,涉及手少阳三焦。少阳病的临床特点不似太阳病与阳明病有经证与腑证之分,而是发病即呈经腑同病。
寒邪侵袭半表半里,少阳经脉受邪,正邪交争,枢机不利,胆府火郁,影响手少阳三焦,三焦气化失职,故见证多端。三焦气滞,水饮蓄结胁下,可见“胁下痞鞕”;水饮停于心下,可见“心下悸”;三焦水道不通,膀胱气化不利,可见“小便不利”等。只宜和解,枢机得利则风火自散。禁汗吐下利小便。少阳为小阳,少阳病呈现经
府同病,病位不在表也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催吐、泻下皆不能解除少阳的邪气,只会白白的耗伤少阳的正气,发汗则伤阴津。少阳邪热易伤耗津液,故亦禁利小便。《医宗金鉴》:邪传少阳惟宜和解,汗、吐、下三法皆在所禁……故立和解一法,既以柴胡解少阳在经之表寒,黄芩解少阳在府之里热,尤恐在里之太阴正气一虚,在经之少阳邪乘之,故以姜、枣、人参和中而壮里气,使里不受邪而和,还表里以作解也。
曹颖甫《伤寒发微》:柴胡以散表寒,黄芩以清里热。湿甚生痰,则胸胁满,故用生姜、生半夏以除之。中气虚则不欲食,故用人参、炙甘草以和之,此小柴胡汤之大旨也。
应用技巧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提出:“清清楚楚小柴胡,不清不楚小柴胡”。遵循这个思路整理如下:一、清清楚楚小柴胡方证对应——诊断即是治疗所谓“方证”,是指一组能够反映病机本质的脉症组成的“证候”,与一组针对“证候”进行治疗而结构严明,疗效确切的药物组成的汤方共同构成。国医大师郭子光认为六经方证,一证一方,方随证附,方证一体,诊断即是治疗。
清清楚楚小柴胡是抓主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柴胡8症选方提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刘渡舟主张“口苦、喜呕,胸胁苦满”;也有主张“口苦咽干目眩”的;有主张“往来寒热”一症便是的。少阳位于太阳阳明之间,太阳为表,阳明为里,故少阳称为半表半里。
往来寒热,是因寒邪侵袭半表半里,导致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进退于表里之间,正气出表与邪争则发热(正胜),但少阳为稚阳、小阳,与邪争则阳气伤而无力抗邪,以致邪阻气机,正气不得出而恶寒(邪胜),待正气得续,又与邪争,则又发热,所以寒去热来,恶寒与发热往来交替出现,休作有时。往来寒热是少阳病的主要热型,为少阳病所独有。既不同于太阳病恶寒发热同时并见,也不同于阳明病发热不恶寒,反恶
热;并与疟疾发作时寒热交替,发有定时不同。足少阳经行于胸胁部,(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郁少阳,经气不利,所以苦于胸胁满闷不适。少阳枢机不利,木不疏土,脾胃升降失司,所以静默不欲饮食。“嘿嘿”是表情沉默,不欲言语,病变证机是胆气郁滞,心气被抑,神明被遏。
木郁化热、化火,母病及子,上扰心神,则心烦。喜呕指善呕、多呕,是木郁乘土,胆热犯胃,胃气上逆而呕;呕则胃热得泄,胃脘得舒,所以有人认为“喜呕”是特指呕后胃脘舒服如同正常人一样。胆热上蒸,胆汁上溢,则口苦。胆热伤津,则咽干。胆火循经上扰于目,则眩。
病例1术后不欲食李某某,男,32岁,2007年5月10日初诊。患者急性阑尾炎入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3日仍腹胀,默默不欲饮食,口苦,舌苔白略厚,脉弦。诊为三焦气机不利,肠胃不和,予小柴胡汤和之。柴胡24g黄芩9g半夏12g党参20g大枣30g炙甘草5g枳壳15g白术10g防风10g陈皮12g山楂30g神曲30g生姜3片,2剂,水煎服,服后诸证消除。
病例2神经性厌食症袁某某,男,81岁;2013.11.25初诊。其子代诉:厌食3年。经某三甲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神情默然,不欲饮食,强食则吐,服舒乐安定后15分钟即思食,现有效时限明显缩短,需每天服用,易发热,精神可,苔厚。据其默默不欲饮食,考虑少阳枢机不利,肝胃不和,痰湿困阻,予柴平汤加味处方:柴胡24g黄芩9g半夏12g党参30g大枣30g炙甘草5g厚朴15g苍术15g陈皮12g谷芽30g麦芽30g鸡内金10g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