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必修下册;1.学会知人论世,弄清楚秦王嬴政逐客的缘由
2.通过诵读、翻译,理清文脉,鉴赏李斯劝谏的清晰逻辑
3.通过讨论,体会本文的说理特点,学习如何劝说特定的对象;“郑国渠”事件;了解作者,知人论世;李斯(?—前208),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少时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
;秦二世二年,宦者赵高诬其谋反,被腰斩于咸阳,灭三族。
秦朝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刻石》传世,所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適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史记·李斯列传第二十七》;“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
人生的转折点源于一只老鼠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
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件生活琐事,但却集中反映了李斯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从观鼠所悟出的人生哲学,便是要善“自处”,作“仓中之鼠”。;
·基于此而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欲西入秦时
向荀卿告辞时说的一段话:“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贫穷。”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坦率,和他把厕鼠、仓鼠进行对比时所发的感慨是一脉相承的。苦于贫贱而贪恋富贵是李斯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这种思想是他人生之梦得以实现的动力,也是葬送他身家性命的祸根。这就是李斯的
“老鼠哲学”——“穷通所处”。;
主要成就:
政治上废除分封制;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社会方面修驰道车同轨。
为秦一统天下做了巨大贡献。;
他的一生可以用他自己的三句话来概括
◎“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东门逐狡兔,岂可复得!”;
写作背景
·据《史记》记载,秦王逐客的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秦为统一中
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大臣宗室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始皇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始皇不要逐客。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
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同“疏”,奏疏是古代臣子向君
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相关文体知识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当然,关于这些上书的名称和功用,随着不同的时代也有变化。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如唐朝魏;
讽谏——以婉言隐语进行劝谏,这种提意见的方
式往往引用典故说明现实中的问题;
顺谏——用恭顺的语言表达听起来顺耳的意见;规谏——以正义之道劝谏;
指谏——指陈事实而进谏;
直谏——当面直言得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1.通假字
·(1)遂散六国之从(从通纵,合纵)
·(2)而陛下说之(说通悦,喜欢)
·(3)西蜀丹青不为采(采同彩,彩饰,颜料)·(4)河海不择细流(择同释,舍弃)
·(5)藉寇兵而赍盗(藉同借,资助,送给);
2.文言句式
·(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判断句,“此所谓”“者也”表判断)
·(2)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判断句,“此非……也”表判断)
·(3)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判断句,“此……也”表判断
·(4)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省略句,省略宾语“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