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广西北流登龙桥的简介
登龙桥位于广西北流市龙桥路0025号,建于宋庆元年,当初只是一座纯粹的三拱桥,到了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重建之后,才变成桥上带有建筑的单拱桥。据民国二十四年版《北流县志》记载:“登龙桥在城东,初名化龙桥,宋之学前桥也。
明代天启、清嘉庆年间进行重修和添建。桥为券拱式单拱石拱桥,拱跨10米,拱高5.5米,桥面宽13.5米,全部采用花岗岩条石旋砌而成。桥面上分两边,一边为通道,道上铺青石板,道东西两端建牌坊门,上刻“登龙桥”三大字(西端牌坊门已拆除)中间建风雨亭。一边建殿堂(原叫关岳庙)及厢房。建筑面积477平方米。所有建筑雕樑画栋,台樑式砖砌灰雕脊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庄重朴实,风格独特。
登龙桥位于北流城东,横跨于西河之上,是西河流入圭江的入口处。“龙桥夜月”说的就是这里,它自古就是北流八景之一——北流知名人士钟烈夫有诗云:勾漏仙踪丹灶在,石鲤喷泉潜深渊;金龟吸露吻高昂,容山晓峰绕塔端;龙桥夜月弦半现,天门古迹诗百篇;圭江秋波凝白链,印岭朝霞奎塔巅。
桥上一半是风雨亭,一半是殿堂
30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游家、文学家徐霞客到北流游览后,在游记中写道,“街墟由城北隅东转,有溪自城北来,石桥跨之,曰登龙桥……沙街东北过广济桥,则北溪之水,至此入绣,渡桥而与登龙之路合”。近日,记者在北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罗崇荣和82岁长者李崇家的陪同下,来到了曾在徐霞客笔下出现过的登龙桥。
登龙桥是一座石拱桥,为花岗岩条石砌成,在1962年被列为“北流县重点文物”。桥的两端,是两座青砖牌坊,牌坊下是一条几百年来无数人踩踏过,数不清的马车、鸡公车碾压过的青石板路,长约40米,路面的最高处便是登龙桥。桥的一半是供人们通行的风雨亭,为歇山顶砖木结构,可为行人遮雨挡阳,另外一半则是几间殿堂,它檐角翘首,雕梁画栋,墙上的古代壁画清晰可见。可惜它大门紧闭,记者无法入内参观。
龙桥夜月美不胜收,殿堂供奉清官和忠臣
登龙桥据说最早叫化龙桥,用竹子搭建,供西河两岸居民往来。宋代时改为石拱桥,也称为学前桥,在历史上经过多次损坏修建。也许是因为桥不远处,是经古书院和铜阳书院,人们希望读书人能够“鲤鱼跃龙门”,因此就把桥叫做登龙桥。
后来人们又在桥上建了风雨亭和殿堂(又叫关岳庙),庙里供奉关公、岳飞等神座,侧边为忠烈祠,供奉抗匪牺牲的勇士。李崇家说,“根据清光绪和民国《北流县志》记载,明洪武七年,有一个北流知县叫常仕昭,他廉洁能干,在任上剔弊兴利,爱民如子。他去世的时候,全部家当最值钱的就是一张旧毡,老百姓听说后都感叹和流泪,就把他也供奉在忠烈祠里,数百年来香火不断。”
绕过登龙桥的侧面,可见跨度为8米的单孔拱桥,桥上正是殿堂。在旧时候,每逢月夜,河面波光粼粼,桥孔、桥亭和月亮倒影在水中,河边是竹林和芭蕉林,如此良辰美景让人流连忘返,“龙桥夜月”便由此得来。几百年来,北流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无数的足迹和感叹,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在这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如今,桥边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屋,河面也部分被房屋覆盖,“龙桥夜月”美景难以再现。
任由河水风雨侵蚀,登龙桥几百年屹立不倒,可见古代北流人建筑水平之高。如今的北流也被称为建筑之乡,北流人走南闯北在全国各地盖起来了无数高楼大厦,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把“鲤鱼跃龙门”的期望实践成为了现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