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开拓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新前沿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存储与转换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焦点。锂离子电池(LIBs)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装置,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率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大规模储能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能等关键指标。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为石墨类材料,如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尽管石墨类负极材料具有嵌锂电位低且平稳、循环性能较好、价格相对低廉等优点,但其理论比容量较低(约为372mAh/g),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能量密度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具有高比容量、良好循环稳定性和快速充放电性能的新型负极材料迫在眉睫。
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由石墨经氧化和剥离得到的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它的片层表面及边缘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如羟基(-OH)、羧基(-COOH)和环氧基(-O-)等,这些官能团赋予了氧化石墨烯良好的亲水性、分散性和化学反应活性,使其易于进行功能化修饰和与其他材料复合。此外,氧化石墨烯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锂离子的存储和传输。基于这些特性,将氧化石墨烯与其他材料复合制备成氧化石墨烯复合物,有望成为一种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解决现有负极材料的局限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氧化石墨烯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深入探究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锂离子在材料中的存储和传输机制,丰富和完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论体系。在实际应用方面,开发高性能的氧化石墨烯复合物负极材料,能够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推动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特性
氧化石墨烯属于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结构纳米材料,由sp2、sp3杂化的碳原子共同组成,其结构中存在羟基、羧基和环氧基等多种含氧亲水性官能团,在水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氧化石墨烯最初主要作为宏量制备石墨烯的前驱体,但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重视。
氧化石墨烯与石墨烯的主要区别在于,石墨烯只含有SP2杂化碳原子,而氧化石墨烯中一部分碳碳双键被含氧官能团打断,成为SP3杂化。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有大量官能团,如—OH、—COOH、—O—等,这些官能团赋予氧化石墨烯良好的分散性、亲水性以及增加了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性。
氧化石墨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这有助于在复合材料中有效分散附着材料,防止团聚。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锂离子的吸附和嵌入,从而提高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同时,高比表面积还能增加电极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促进离子的传输,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此外,虽然氧化石墨烯由于含氧官能团的引入导致其导电性相较于原始石墨烯有所降低,但通过与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材料复合,或对其进行还原处理,可以改善其导电性能,使其能够满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导电性的要求。在与金属、金属氧化物、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复合过程中,氧化石墨烯可以凭借大的比表面积有效分散附着材料,防止团聚,从而提升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众多科研团队对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在国内,北京化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合成含Mn的氧化石墨,并在400℃条件下氢气还原制备了锰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表明,锰氧化物(MnOx)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石墨烯片层表面,将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在50mA/g电流密度下,首次库伦效率为70.4%,可逆容量达876mAh/g,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30次循环后仍保持在700mAh/g以上。
在国外,韩国东国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独特的纳米组装工艺,制备出用于高性能锂离子负极材料的空心“混合”结构,该结构将氧化石墨烯的卓越导电性与镍铁化合物的储能能力相结合。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58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1687.6mAhg?1,在容量上超过了大多数传统材料,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此外,该材料在高充电/放电速率(20,000mA/g)下仍能保持~283mAh/g的比容量,展现出良好的倍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探究不同频率心房电刺激对犬神经电生理特性的动态影响.docx
- 武汉市白沙洲大道雨水径流水质特征剖析与污染物指标相关性研究.docx
- 无穷维KAM理论的深度剖析及其在偏微分方程中的创新应用.docx
- 千岛湖片段化生境中两栖爬行类分布与群落嵌套结构的生态解析.docx
- 有机叠氮化合物:合成路径与多组分反应应用的深度探究.docx
- 氯化镧与氯化铈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作用机制与应用前景.docx
- 不同温度水灌注对肠镜检查影响的多维度探究: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实践.docx
- 攀枝花地区粉煤灰增强混凝土的工艺优化与作用机制探究.docx
- 基于现代分析技术的芒果叶药材指纹图谱构建与质量评价研究.docx
- 五元环碳酸酯的合成工艺优化与润滑油应用性能研究.docx
- 鄱阳湖形态特征及其对流域水沙变化响应的多维度解析.docx
- 临安市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现状、挑战与突破路径.docx
- 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抗旱大豆的生理响应与病虫多样性效应探究.docx
- 小麦品系L224-3苗期及成株抗叶锈病基因的分子作图.docx
- 西瓜花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解析与ClACS - 7基因表达特征研究.docx
- 针药干预对水液缺乏性干眼模型兔泪液及泪腺ACh的影响探究.docx
- 网页防篡改系统:技术演进、应用实践与挑战应对.docx
- 潍坊高新区农村社区建设:现状洞察与发展前瞻.docx
- 低血糖性脑病:多维度剖析与临床启示——基于典型个案与文献综述.docx
- 兴凯湖翘嘴鲌消化系统剖析及其对生长影响的深度探究.docx
最近下载
- 饮食营养与卫生.doc VIP
-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计算书.doc VIP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续写故事》课件.pptx VIP
- 2025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真题.pdf VIP
- 尼康D5200使用说明书_大陆_VRUM_SG(Sc)01.pdf VIP
- 管理会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安徽财经大学.docx VIP
-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1课时 口算和估算 课件 2025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选煤厂操作规程汇编.docx VIP
- 202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共享运营公司招聘(1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青岛版信息科技第3册学历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