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文言文阅读(期中真题专题练习 武汉专用)七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docxVIP

专题05文言文阅读(期中真题专题练习 武汉专用)七年级语文上册(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1页,共15页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

一、(24-25·七上·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北史·孝行传·张元》)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犬为人所弃为:被B.元乞求毋弃毋:不要

C.叔父为蛇所啮啮:牙齿D.速延医治之延:请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A.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B.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C.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D.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元收养了一只流浪的野狗,叔父一开始时是生气地反对。

B.张元认为叔父看见狗被抛弃却不收养它,就是没有仁慈心。

C.狗跑回家叫个不停,张元责怪了它,但还是跟着它出了门。

D.叔父因狗得生,从那以后,他把那只狗当作亲人一样看待。

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试卷第2页,共15页

二、(24-25·七上·湖北武汉东西湖区·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昔有愚人,至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

5.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暮至家薄:接近

B.母已具食具:准备

C.但见儿惟食盐但:但是

D.食盐不已已:停止

6.下列对原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A.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B.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C.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D.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人觉得菜的口味太清淡,主人便多加了一点儿盐。

B.主人告诉愚人盐越多,菜越美味,愚人回家后就只吃盐。

C.母亲对愚人的做法感到惊奇和担忧,但愚人不以为然。

D.事物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

8.翻译下面的句子。

过则非惟无益

三、(23-24·七上·湖北武汉东西湖区·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康伯①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③。”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

试卷第3页,共15页

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节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释】①韩康伯:名伯,东晋大官,玄学思想家。②襦(rú):短袄。③复裈(kūn):夹裤。裈,裤子。

9.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止得襦止:同“只”,只是

B.母殷夫人自成之成:缝制

C.寻作复裈寻:不久

D.母问其故故:所以

10.下列对原文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A.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B.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C.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D.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康伯只有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

B.到了严冬的时候,母亲的钱只能够给他做一件短袄。

C.韩康伯说有夹袄就足够不需要夹裤,是因为他身体强健不怕冷。

D.韩康伯说穿了短袄就全身暖和了,这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雪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