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牛顿第一定律二、牛顿第二定律三、牛顿第三定律四、超重与失重超重与失重的条件07年1月广东省汕尾市调研测试2南京市07届二模试卷22007年理综山东卷172007年物理海南卷1007年1月广东省汕尾市调研测试507年1月潍坊市期末统考306年12月广州市X科统考卷907年天津五区县重点校联考1507年重庆市第一轮复习第三次月考卷206年5月深圳市第二次调研考试10江苏省启东市07届第一学期期中测试507学年南京市期末质量调研707届1月武汉市调研考试607年1月广东省汕尾市调研测试7合肥市07年教学质量检测一42007年上海卷19B07年佛山市教学质量检测1007年上海虹口区教学质量检测三207年上海虹口区教学质量检测三1907届广东惠州市第二次调研考试1707年1月山东潍坊市期末统考1407年苏锡常镇四市二模152007年高考江苏卷62007年高考江苏卷15第2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牛顿第一定律:复习精要(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其改变运动状态为止。(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分别从物体的本质特征和相应的外部作用两个侧面对运动作出了深刻的剖析。就物体的本质特征而言,一切物体都具有“不愿改变其运动状态”的特性;就物体所受到的外力与其运动的关系而言,外力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说,牛顿第一定律一方面揭示出一切物体共同具备的本质特性——惯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外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伽利略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4)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均无关第3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F合=ma(2)理解:F量化了迫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外部作用,m量化了物体“不愿改变运动状态”的基本特性(惯性),而a则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v)变化的快慢。明确了上述三个量的物理意义,就不难理解如下的关系了:另外,牛顿第二定律给出的是F、m、a三者之间的瞬时关系,也是由力的作用效果的瞬时性特征所决定的.第4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注意:a.牛顿第二定律中的F应该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b.同向——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c.同时——加速度的大小随着合外力的大小同时变化d.同体——F、m、a应该对应于同一物体或同一系统?(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a.确定研究对象;b.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c.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将力与加速度作正交分解;d.沿各坐标轴方向列出动力学方程,进而求解.(5)研究方法:正交分解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第5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F=-F′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生、同灭、同变、同大小、同性质、反方向,但是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能抵消。第6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超重与失重(1)真重与视重如图1所示,在某一系统中(如升降机中)用弹簧秤测某一物体的重力,悬于弹簧秤挂钩下的物体静止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地球给物体的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弹簧秤挂钩给物体的竖直向上的弹力F,这里,mg是物体实际受到的重力,称为物体的真重;图1F是弹簧秤给物体的弹力,其大小将表现在弹簧秤的示数上,称为物体的视重。(2)超重与失重通常情况下测物体的重力时,视重等于真重,我们就以弹簧秤的示数作为物体重力大小的测量值。当系统(升降机)做变速运动时,有时会使得视重大于真重,此时称为超重现象;有时会使得视重小于真重,此时称为失重现象;甚至有时会视重等于零,此时称为完全失重现象。第7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超重与失重的条件(3)a.由牛顿第二定律不难判断:当图1中的升降机做变速运动,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或匀减速下降)时,可由F-mg=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略阳县金子山尾矿库闭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 蒸汽管道报检资料.pdf VIP
- 尾矿库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Unit4Reading+I课件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考数学直线与圆常用二级结论,高考数学常用二级结论.doc VIP
- 2025高考数学核心二级结论速记指南.pdf VIP
- 生活中的方向 第1课时 教室里的方向(教学设计)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docx
- 2025年中国氧化锆质发热元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国际船舶医疗指南》第3版发行.doc VIP
- 2025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招聘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