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既是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肃穆时节,也是亲近自然、踏青赏春的生动课堂。2025年清明节(4月4日)来临之际,为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师生铭记历史、传承文化、敬畏生命,我校拟开展“清明融于情,传统润于心”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祭英烈、承文化、忆先贤、沐春光”四大板块,让师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清明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文化内涵,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传统美德。
二、活动主题
“清明融于情,传统润于心”
(副标题:缅怀先烈承遗志,文化传承润童心/或根据学校特色调整,如“清明祭英烈,童心向未来”)
三、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祭扫、追忆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历史先贤的崇敬之情,增强“强国有我”的责任意识;
2.认知目标: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及文化意义(如寒食节融合、祭祖踏青的双重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实践目标:通过手工制作、主题创作等形式,引导学生用行动表达感恩与思念,培养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4.生命目标:结合“生命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惜当下,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活动时间
2025年3月31日—4月4日(可根据学校实际调整为3天集中活动或一周分散活动)
五、参与对象
全体师生(分年级设计差异化活动,重点覆盖1-6年级/7-9年级学生)
六、活动内容与安排
(一)“追寻红色记忆”——祭奠英烈活动(3月31日/4月1日)
目标:通过实地祭扫或云端致敬,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1.实地祭扫(1-6年级部分班级/少先队员代表)
地点:本地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或红色教育基地(如XX战役纪念碑、XX烈士墓)。
流程:
敬献花篮: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全体默哀1分钟;
队旗下宣誓:少先队员重温入队誓词(“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讲述英烈故事:邀请退役老兵/纪念馆讲解员讲述本地英烈事迹(如抗日英雄、抗疫烈士等);
手写寄语:学生在“红色心愿卡”上写下对英烈的话(如“您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会好好守护!”),贴于陵园“思念墙”。
2.云端祭扫(全体学生)
平台:通过“中华英烈网”()、本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官方公众号等,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献花、鞠躬、留言)。
延伸:各班开展“我心中的英烈”云班会,分享祭扫感受或搜集的英烈故事(如黄继光、雷锋、戍边英雄等)。
(二)“清明文化小课堂”——习俗与传承活动(4月1日-4月3日)
目标:通过多元形式学习清明习俗,理解“祭祖+踏青”的文化双重性。
1.主题班会(1-9年级)
内容:班主任通过PPT、短视频(如《清明节的由来》《寒食节与清明的融合》)讲解:
清明节的起源(春秋介子推“割股奉君”与寒食节传说,后与清明合并);
核心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放风筝、插柳、吃青团等)及其寓意(如插柳“辟邪祈福”,踏青“顺应天时”);
现代意义(从“家族祭祀”到“民族记忆”,从“传统节气”到“文化传承”)。
互动环节:
低年级(1-3年级):学唱清明童谣(如《清明到》“清明到,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高年级(4-6年级/7-9年级):分组讨论“如果没有烈士的牺牲,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清明习俗中哪些值得传承?哪些需要创新?”。
2.非遗体验工坊(分年级选做)
1-2年级:制作“清明柳枝挂饰”(用柳条/皱纹纸模拟柳枝,搭配彩色纸花,悬挂教室窗边,寓意“留住春光”);
3-4年级:绘制“清明习俗手抄报”(内容包含祭扫、踏青、青团等习俗,配简笔画或照片);
5-6年级:学做“青团”(与食堂合作,用艾草汁和糯米粉制作,了解“青团”作为寒食节食品的寓意);
7-9年级:拍摄“我家的清明”微视频(记录自家祭祖、踏青过程,配解说词,讲述家庭记忆中的清明故事)。
(三)“先贤·家风”——家族记忆传承活动(4月2日-4月3日)
目标:通过追忆家族先辈,理解“慎终追远”的家庭责任与文化传承。
1.“我的家族先人”故事会(1-6年级)
学生提前采访爷爷奶奶/父母,了解家族中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辈”(如曾祖父的抗战经历、外婆的勤俭故事),用绘画或简单文字记录(低年级)/整理成3分钟小故事(高年级),班级内分享。
延伸:评选“最美家族故事”,汇编成《XX班家族记忆册》。
2.“家风传承卡”制作(7-9年级)
学生与家长共同梳理家庭中的优良传统(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制作成卡片(正面写家风关键词,背面写具体事例或自己的践行承诺),班级展示并评选“最佳家风传承家庭”。
(四)“春日踏青正当时”——自然教育实践活动(4月4日/清明假期)
目标:结合清明“踏青”习俗,感受自然生机,培养热爱生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