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01大学之道青春启航.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

目录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大学之道·青春启航理性清醒·古今思辨心念故土·家国情怀山高水远·以情化人绿水青山·关爱自然大爱无疆·礼赞生命品读生活·点亮世界永恒信念·仰望星空应用文书·规范得体

大学之道·青春启航第一章《论语》五则礼记·大学劝学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的生平与代表作品。熟悉作品的内容,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掌握文言的实词、虚词,以及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能力目标能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深入解读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品味作品的意境之美,把握作品的人文内涵。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不同作品的文体特点与语言风格,领悟作品蕴含的深刻哲理。素养目标尽快熟悉并融入大学生活,明确学习目标和成长规划。认同“五育”理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艺术品位。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个人修养,修身治学、成人成才。

《论语》五则第一章

《论语》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辑、整理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书共二十篇,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本书内容言简意赅,寓意深远,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导读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30岁左右开始聚徒讲学;55岁率弟子周游列国,在宋、卫、陈、蔡、齐、楚等国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均未受到重用;68岁返回鲁国,致力于教育事业及文化典籍的整理。孔子晚年被尊为“国老”,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人伦之表”等。导读

(一)子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④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②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③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悦”,愉快。④知:理解。⑤愠:生气,恼怒。⑥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赏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评价此文为“入门之道、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即它是入门的途径、积累德行的根基,是学习者应最先去做的事。从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和为人处事的态度中,可以看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于律己的主张。

(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⑦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⑧焉,可谓好学也已⑨。”⑦敏:敏捷。⑧就有道而正: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以改正(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就,接近。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动词,改正,端正。⑨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赏析孔子提出了好学之人的四大特征:其一,不过分讲究饮食的好坏;其二,不过分追求居所的舒适;其三,做事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其四,经常向有才德的人请教,以修正自己的行为。孔子认为,做到以上四点,便可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三)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⑥,不逾矩⑦。”①十有五:十五岁。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②立:站得住,指能有所成就。③惑:迷惑,疑惑。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⑤耳顺: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⑥从心所欲:顺从自己的意愿。从,顺从。⑦逾矩:越过规矩。逾,越过。矩,规矩。

赏析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身心的六个阶段,这也是其思想境界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的过程。第一阶段,他在十五岁时开始有志于求学。第二阶段,在三十岁时确立自己的志向。第三阶段,在四十岁时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且透彻,能够洞悉事物的变化与外界的言论。第四阶段,在五十岁时得知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掌控的事情。第五阶段,在六十岁时听到不同的意见与言论,不觉得刺耳,能够平心静气地接纳它们。第六阶段,在七十岁时做事顺从自己的内心,不勉强自己,但也不逾越规矩。孔子总结出提高道德修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

(四)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⑧,友谅⑨,友多闻⑩,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⑧直:正直。⑨谅:诚信。⑩多闻:见识广博。?便(pián)辟(bì):谄媚逢迎。?善柔:当面奉承,背后诋毁。?便(pián)佞(nìng):善于花言巧语,夸夸其谈。

赏析孔子根据道德修养和节操作风,将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他认为,同正直的、诚信的、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同谄媚逢迎、背后诋毁、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这说明了只有与益友相交,才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在仁德和事业上相得益彰的道理。

(五)子路从而后①,遇丈人②,以杖荷③??④。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

文档评论(0)

139****19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副教授、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从事职业教育近20年,高级职称。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21日上传了副教授、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