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培训课件:《精神科药物治疗与不良反应》.pptxVIP

医院培训课件:《精神科药物治疗与不良反应》.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科药物治疗与不良反应

目录CONTENTS临床常规治疗方案1精神科常用药物分类2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3

精神科临床常规治疗方案1

BDCA药物使用三大原则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不同人群用药注意事项药物治疗

药物使用三大原则020103安全、早期、适量全程有效、个体化推荐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特殊情况推荐采用长效针剂治疗依从性差家庭监护能力弱或无监护的具有肇事肇祸风险的患者《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规范》

安全、早期、适量、全程、有效、个体化一旦确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单一用药、小剂量起始,逐渐加至有效治疗剂量,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足量足疗程(全病程治疗),巩固期药物剂量尽量与急性期治疗剂量相同维持期不提倡联合用药药物使用原则之一

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快速缓解症状减少伤害尽快恢复功能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维持社会功能预防复发维持正常生活促进康复全病程治疗(6-8周)(6-9月)(数月-数年)

精神科常用药物分类2

控制危险性减少自杀促进个人卫生状况1950年前没有专门的药物降低阳性症状;去机构化50年代以来传统抗精神病药问世阳性症状降到最小减少复发1960-1990优化经典药物治疗方案,开发长效剂型1990年开始非经典药物时代降低不良反应,控制阴性症状延长稳定期改善偏见和疾病耻感90年代末以来优化非经典药物,新剂型,新分子改善认知;促进社会功能回归社会生活全病程治疗精准治疗首发即预防复发

精神科常用药物分类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其他

能控制精神病性症状和缓解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一类药物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激越、思维紊乱等精神运动性兴奋指随意性的动作和言语显著增多广泛用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其它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障碍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什么是抗精神病药物11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五氟利多、氟哌啶醇癸酸酯注射液、棕榈酸哌普噻嗪注射液、氟奋乃静癸酸酯注射液、氟哌噻吨癸酸酯注射液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帕利哌酮、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和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等氯氮平不作为一线用药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新差异:神经毒性VS.神经保护氟哌啶醇的神经毒性:在过去20年中,发表在神经科学杂志上的31项研究已经证明氟哌啶醇和其他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神经毒性细胞死亡的15种分子机制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新差异:神经毒性VS.神经保护多巴胺vs.5-羟色胺受体拮抗作用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D2受体阻断作用降低BDNF水平

(Meredithetal,BrainResearch,2004)5HT2A阻断作用升高BDNF水平

(Vaidyaetal,JNeuroscience,1997)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新差异:神经毒性VS.神经保护5-羟色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增强神经发生作用升高精神病期间下降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NGF和BDNF)逆转由PCP诱导的基因表达改善由中风导致的缺血如果提前给药,可防止由PCP引起的树突棘缺失(除氟哌啶醇外)防止由小胶质细胞(由γ-干扰素激活)引起的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逆转由多巴胺耗竭导致的前额皮层树突棘的减少抗炎作用防止β-淀粉样蛋白和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死亡保护皮质神经元免受地卓西平引起的损害逆转PCP诱导的谷胱甘肽水平降低保护皮质神经元免受谷氨酸毒性的损害

15常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起始剂量和治疗剂量药名规格(mg)起始剂量(mg/d)常用治疗剂量(mg/d)氯丙嗪12.5,25,5025?50200?600奋乃静2,44?620?60氟哌啶醇2,42?46?20氟哌啶醇注射液55?1010?20舒必利10,100100?200600?1400舒必利注射液50,100100?200200?600五氟利多2010?2020?80mg/周氟哌啶醇癸酸酯注射液(哈利多)50,10012.5?2550?100mg/2-4周棕榈哌泊塞嗪注射液50,10025?5050?200mg/月癸氟奋乃静注射液2512.5?2512.5?50mg/2-3周15

16常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起始剂量和治疗剂量药名规格(mg)起始剂量(mg/d)常用治疗剂量(mg/d)氯氮平25,5012.5?25200?450利培酮1,20.5?12?6奥氮平5,102.5?510?20喹硫平25,100,20025?50300?750齐拉西酮2040?8080?160阿立哌唑5,1010?1510?30帕利哌酮3,6,933?12氨磺必利50,200100?200阴性症状100?400;阳

文档评论(0)

haerqig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