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山居秋暝翻译及译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山居秋暝翻译及译文

1.原文篇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译文篇二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3.注释篇三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

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

《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

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4.赏析篇四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

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

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

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

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

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首联是写雨后山中秋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

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

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

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

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

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

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颈联中诗人先写“竹喧”再写“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

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

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写到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

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

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

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

们。这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希望过闲适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同时

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XX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

不觉其巧。

尾联则是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其喜归

自然,寄情山水,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的感受。厌恶宦海

之情溢于言表。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

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

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

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

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5.作者简介习篇五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

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文档评论(0)

果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