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2025年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
【题干1】《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的教学原则是()
【选项】A.因材施教B.启发式教学C.因材施教与启发式教学结合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该句出自《论语·述而》,由孔子提出,核心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属于启发式教学原则。选项B正确,A项强调根据学生差异教学,与题干无直接关联。
【题干2】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A.春风又绿江南岸(拟人)B.落霞与孤鹜齐飞(借景抒情)C.朱门酒肉臭(对比)D.大漠孤烟直(比喻)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B项“落霞与孤鹜齐飞”实为借景抒情与动静结合的结合体,而非单纯借景抒情。其他选项中,A项“绿”拟人化自然,C项通过贫富对比揭示社会矛盾,D项“直”字暗喻大漠的笔直,均符合修辞定义。
【题干3】《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的句式属于()
【选项】A.四言句式B.五言句式C.六言句式D.杂言句式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诗经》以四言为主,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为典型四言结构,后两字“雎鸠”为双声叠韵词,强化韵律感。五言句式如《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六言句式如《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题干4】下列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与“之”指代宾语不同的一项是()
【选项】A.学而时习之(代学习)B.不吾知也(代“我”)C.之死矢靡它(代“之”)D.之所在,吾必从之(代“他”)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C项“之死矢靡它”中“之”指代“我”,句意为“到死也不改变”,而其他选项中A项“之”代指学习内容,B项“不吾知”是宾语前置的“不知我”,D项“之”指代他人。
【题干5】《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主要体现()
【选项】A.动静结合B.虚实相生C.托物言志D.借景抒情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此句通过“落霞”“孤鹜”的动态与“秋水”“长天”的静态形成对比,同时“齐飞”“一色”连接动与静,达到动静相生的艺术效果。托物言志如“菊残犹有傲霜枝”,借景抒情如“感时花溅泪”。
【题干6】下列成语与“望梅止渴”逻辑关系最相似的是()
【选项】A.画蛇添足B.守株待兔C.掩耳盗铃D.刻舟求剑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望梅止渴”是因虚望梅而止渴,属于替代性错误认知;“刻舟求剑”因舟动而求剑,属机械守旧。A项“画蛇添足”是多余动作,B项“守株待兔”是固守经验,C项“掩耳盗铃”是自欺欺人,逻辑关系均不匹配。
【题干7】《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体现的哲理是()
【选项】A.物我合一B.天人合一C.知行合一D.情景交融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醉”与“醒”体现行为与认知的统一,“乐”与“文”形成实践与表达的闭环,符合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物我合一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如“天人感应”,情景交融如“情景交融”。
【题干8】《牡丹亭》中杜丽娘“游园惊梦”的唱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主要运用()
【选项】A.设问B.反问C.反衬D.夸张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此句通过未游园林与春色对比,强调园林景色的非凡,属反衬手法。设问如“园中花柳谁为主”,反问如“岂不闻‘良辰美景奈何天’”,夸张如“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
【题干9】下列句子与《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逻辑关系最契合的是()
【选项】A.以史为鉴B.古今对比C.时空交错D.虚实相生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原文通过古今视角对比,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B项“古今对比”直接对应。A项“以史为鉴”如“以铜为镜”,C项“时空交错”如《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D项“虚实相生”如《桃花源记》。
【题干10】《红楼梦》中“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描写主要体现()
【选项】A.对比手法B.象征手法C.夸张手法D.借代手法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白玉”“金”象征贾府的奢华,马作为财富的象征,整体构成“白玉为堂,金作马”的隐喻,属象征手法。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夸张如“白玉为堂金作马,玛瑙为阶珊瑚树”,借代如“秦淮河畔画舫多”。
【题干11】《诗经·小雅·鹤鸣》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哲理启示是()
【选项】A.因地制宜B.取长补短C.因地制宜与取长补短结合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此句既强调“他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