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从配价视角剖析《论语》动词的语义与句法特征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被视为“四书”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书中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对中国的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学习古汉语的珍贵范本,其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具有独特的语法和词汇特点,为后人研究古代汉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古代汉语研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动词作为语言中表达动作和行为的核心词汇,在《论语》中起着关键作用。动词配价研究关注动词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句法和语义关系,通过分析动词所要求的论元数量和类型,能够深入揭示语言的内在结构和语义表达机制。对于《论语》这样一部蕴含着丰富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经典著作,开展动词配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我们从语言学角度更精确地解读《论语》中的语句,明晰其中复杂的语义关系,从而突破语言层面的障碍,深入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精髓。例如“学而时习之
二、动词配价理论概述
2.1配价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配价理论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特思尼耶尔(LucienTesniere)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其标志性著作《结构句法基础》阐述了配价语法的核心观点。特思尼耶尔从句子中词语之间的依存关系出发,将动词视为句子结构的核心,认为动词具有支配其他成分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价”来体现,动词的“价”决定于其所能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语法以主谓为核心的分析模式,开创了从动词角度研究句子结构的新思路。
20世纪60年代初,德国学者将配价理论引入德语语法研究,并依据德语特点加以创造性发展,成功应用于对外德语教学、语言对比研究和辞典编纂等领域,使配价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形成了逻辑、句法、语义、语用多级配价模式。在德国学者的推动下,配价理论在欧洲语言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拓展。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首次明确地把配价(“向”)的思想引入汉语语法研究。在《“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一文中,朱德熙运用动词“向”的概念成功解释了“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等问题,引发了中国语法学界对配价语法的浓厚兴趣,开启了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新篇章。此后,国内学者纷纷借鉴国外配价语法理论,结合汉语语言事实展开研究。如文炼在《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讨论了动词的“向”和动词跟名词性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吴为章在《单向动词及其句型》中对单向动词进行了次分类,并描写了其构成的各种句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在理论探讨和专题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了袁毓林的《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周国光的《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等多部专著,召开了三次重要的关于配价语法的专题会议,并出版了三部论文集,有力地推动了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全面发展。
2.2动词配价的基本概念
2.2.1价的定义
在语言学中,动词的“价”是指动词支配其他名词性成分的能力及数量,这一概念借鉴了化学中“化合价”的原理。如同化学元素的化合价决定了其与其他元素结合的能力和数量,动词的价决定了它能与多少个不同性质的名词性成分在语义和句法上形成合理的搭配。例如,在“他跑”这个句子中,动词“跑”只与一个名词性成分“他”搭配,表明“跑”具有支配一个名词性成分的能力,所以“跑”是一价动词;而在“我吃饭”中,“吃”与“我”和“饭”两个名词性成分搭配,体现出“吃”支配两个名词性成分的能力,“吃”即为二价动词。动词的价反映了动词在句子中的语义和句法核心地位,以及它与周围名词性成分之间的紧密联系,是理解句子结构和语义表达的关键要素之一。
2.2.2价数分类
根据动词所能支配的名词性成分的数量,可将动词分为一价动词、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
一价动词:也被称作不及物动词,这类动词在语义和句法上只需要一个名词性成分与之搭配,就能完整表达一个相对独立的事件或状态。例如“他睡觉”中的“睡觉”,仅与“他”这一个名词性成分关联,“他”是动作“睡觉”的发出者,即施事。再如“小鸟飞”,“飞”是一价动词,“小鸟”作为施事,表明小鸟发出了飞的动作。一价动词所描述的动作或状态往往是主体自身的行为,不需要涉及其他对象。
二价动词:即一般所说的及物动词,需要两个名词性成分与之搭配,一个通常为施事,另一个为受事。例如“我爱祖国”,“爱”是二价动词,“我”是施事,是“爱”这个动作的发出者,“祖国”是受事,是“爱”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属性加密的云存储方案:原理、应用与挑战剖析.docx
- 玉米叶鞘遭层出镰孢侵染:途径解析与生化机制洞察.docx
- 星状神经节阻滞:开启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新视野.docx
- “碰瓷”行为司法认定的多维度剖析与实践审视.docx
- 论行政强制执行及其模式选择:基于效率与权益平衡视角.docx
- 诠释学视域下《Dear Life》译者调解作用探究.docx
- 煤矿企业非致死性职业伤害个体影响因素剖析与对策研究.docx
- MxA蛋白在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探究.docx
- 改良型UASB厌氧氨氧化工艺:性能、优化与应用探索.docx
- 探究17β-雌二醇不同用药途径对宫腔粘连预后的影响.docx
- 芒果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特征及不同药剂交互抗性探究.docx
- 探寻中国遗传性聋家系致病基因:遗传密码中的无声秘密.docx
- 英汉语篇中话题延续性的功能差异与协同机制研究.docx
- 探究AgCeO₂与NiCeO₂模型催化剂的界面性能及催化机制.docx
- 癸二酸类柔性配体配合物的构筑及其与DNA作用机制的深度剖析.docx
- 探究电刺激犬肝脏:心电活动与肝组织的双重响应.docx
- 掺杂Fe₃O₄磁性纳米粒子壳聚糖凝胶的制备工艺与性能表征.docx
- 垄断视角下行业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深度剖析与实证检验.docx
- 精准触达:广告行为定向投放技术的深度剖析与实践探索.docx
- 点过程视角下随机复形渐进拓扑性质的深度剖析与洞察.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公安招聘辅警考试笔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完整word)二次函数练习顶点式基础练习题 .pdf VIP
- 2025年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劳动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pdf VIP
- 干式变压器技术规范书.docx VIP
- 2025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护士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pdf VIP
- 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标准(发改价格2022670号).docx VIP
- 2025年黑龙江省绥化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操作手册模板【范本模板】.pdf VIP
- 幼儿园角色扮演的重要性和意义.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