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白蜡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喜欢的白蜡树

白蜡树,这名字听起来朴素得近乎笨拙。它不像紫薇那般绮丽,不及玉兰那般高雅,甚至没有枫杨那份流苏般的诗意。在林木的谱系里,它像极了那些沉默寡言、埋头做事的人——你天天见到,却未必叫得出名字;直到某个时刻,你突然发现,原来最坚实的依靠,一直都在身边。

我记忆中的第一棵白蜡树,长在老家小学的操场上。那是一棵需要三个孩子才能合抱的老树,树皮灰白,布满细密的纵裂,摸上去像老人的手掌,粗糙而温暖。它的枝干舒展得恰到好处,既不咄咄逼人地刺向天空,也不谄媚地低垂——它就那样坦然地张开怀抱,在操场上投下整整半亩地的浓荫。

春天,它总是姗姗来迟。当桃李争相喧闹时,白蜡树还在不紧不慢地积蓄力量。直到谷雨前后,它才悄悄抽出嫩芽。那新叶初绽时,是半透明的黄绿色,在阳光下像一片片温润的薄玉。再过些时日,会开出细碎的花,淡绿色,几乎看不见,只有走近了,才能闻到一股清冽的、带着苦味的香。那香气不招摇,却让人清醒。

但白蜡树真正的美,要等到秋天。它的叶子不是一下子变黄的,而是从边缘开始,慢慢浸染——先是淡金,再是明黄,最后变成温暖的琥珀色。秋深时,整棵树像一支巨大的、正在安静燃烧的火炬。最妙的是有风的午后,那些金黄的叶子不是骤然飘落,而是旋转着、徘徊着,一片接着一片,仿佛舍不得离开。我们躺在厚厚的落叶上,能听见叶子脱离枝头时那一声极轻的叹息,能闻到阳光与霜露共同酿出的、干燥而清甜的气息。

很多年后,当我读到里尔克的诗句谁此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再建筑/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时,突然想起的竟是那棵白蜡树。它在秋光中的坦然与丰盈,早就在我心中建起了一座永不倒塌的房屋。

白蜡树的智慧,首先藏在它的名字里。白蜡二字,直白地指向它最实际的用途。古人发现,在白蜡树上放养一种名为白蜡虫的昆虫,这些昆虫分泌的蜡质,经过熬制,可以制成洁白的蜡烛。这是东方特有的智慧——不是征服,而是共生;不是索取,而是互惠。树木供养昆虫,昆虫回馈以光明,而人类在其中,只是谦卑的协调者。

这种共生关系,让我想起古代工匠的劳作。他们懂得等待,懂得尊重自然的节奏。放养白蜡虫要选对时节,采收白蜡要掌握火候。一切急不得,一切都有定数。在这个追求速成的时代,白蜡树提醒我们:真正的创造,往往是在缓慢的共生中完成的。我们与自然,与他人,与自身的禀赋,都应该建立这样相互滋养的关系。

白蜡树的木质,更是将这种坚韧发挥到了极致。它的木材富有弹性,纹理细腻,抗冲击力强。在古代,它是制作兵器长柄的上选——不是锋刃,而是承托锋刃的脊梁。后来,它成了最好的运动器材原料:羽毛球拍、网球拍、棒球棒……那些需要兼具强度与柔韧的器具,常常能看到白蜡木的身影。

我见过一位老匠人挑选白蜡木做工具柄。他轻叩木材,侧耳倾听,用手掌反复摩挲纹理。好白蜡木,他说,像懂得隐忍的君子。硬而不脆,韧而不软。这话我一直记着。在这个非黑即白的世界里,白蜡树教会我一种珍贵的品质:既要有原则的坚硬,又要有包容的柔韧。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白蜡树的叶子,会发现它们是对生的——每对叶子都默契地朝向相反的方向展开,形成完美的平衡。这种生长方式,仿佛暗含了中国文化中最深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允执厥中。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白蜡树不正是这样的君子吗?它有质朴实用的本质(制蜡、成材),也有文采斐然的外表(秋叶金黄);它既能在田野村头自在生长,也能在宫廷苑囿从容立足。它不极端,不偏执,总是在对立的两极间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在古代,白蜡树常被植于学堂、祠庙之前。想来,先人早已悟得其中深意。求学问、修德行,不正是要追求这种文与质、刚与柔、进与退的和谐统一吗?

白蜡树的生长也深得自然之道。它耐寒,耐旱,耐贫瘠,却不因此苟且。给它沃土,它便亭亭如盖;遇着薄田,它也能自在生长。这种随遇而安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深层的自信——无论环境如何,都要活出生命该有的样子。

苏轼在《宝绘堂记》中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白蜡树便是这般:它深深扎根大地,却从不被土地束缚;它奉献自己的全部,却从不邀功请赏。这种与世界的相处之道,在今天这个要么过度依附、要么决绝割裂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我家附近有一条老街,道旁种的都是白蜡树。四季轮回,我每天从树下走过,渐渐读懂了些许它无言的教诲。

春天,它教我耐心。当别的树急着开花时,白蜡树还在慢条斯理地酝酿。等待不是懈怠,而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夏天,它教我担当。烈日当空,它撑开浓荫,为行人、为鸟雀、为树下的青苔提供庇护。存在的意义,在于成为他人的荫蔽。

秋天,它教我放下。当金黄的叶子一片片飘落,树没有一丝留恋。因为它知道,放手不是失去,而是为了明年春天的新生。

冬天,它教我坚守。褪尽铅华,露出铮铮铁骨。在严寒中保持站立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

去年秋天,我带女儿在那条街上散步。她捡起一片金黄的白

文档评论(0)

133****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