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docxVIP

第18课 辛亥革命——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第18课辛亥革命——2025届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据史料记载:到11月4日,“上海独立风声更紧,京官逃避天津日以千计”。有人在天津车站目睹,“适北京车到,车中填塞儿满,旗妇初易汉装者尤多……又有逃官多人,易其服色仓皇行走”。该史料最有可能用于研究()

A.鸦片战争 B.国民革命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2.孙中山曾说,“辛亥革命之胜利,报纸宣传占了九成功劳,武装起义的功劳有一成”。就连报界翘楚一戈公振也认为“武昌举义,全国景从,报纸鼓吹之功,不可没也”。这反映出当时()

A.报纸宣传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 B.报纸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欢迎

C.革命派有效利用报纸开启民智 D.舆论斗争成为革命的主要形式

3.1905—1907年间中国思想界掀起了一场大论战。一方认为清政府是“四万万中国人的政府”,他们否认清朝统治下民族压迫的存在,因此不应被推翻,只需要监督和改良;另一方强调清政府一贯推行民族高压政策,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以上辩论的焦点是()

A.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是否合理 B.清政府是否沦为列强的工具

C.如何针对政治体制进行改良 D.是否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4.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5.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能对省制及中央与各省权限予以规定。1923年,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既知规定人民权利义务,而于地方制度付之阙如,徒沾沾于国家机关,铸成大错者也”。孙中山的这一反思()

A.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意在强调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C.分析了军阀割据出现的根源 D.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6.辛亥革命发生后,各省对县官职位的称呼都未能统一,如陕西、贵州及未独立的8省仍保留“知县”旧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在独立后将县官称为“县知事”,广东、广西称“县长”,浙江则称“县民事长”。直到1912年11月,袁世凯下令县级行政长官均称县知事才逐渐统一。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瓦解了原有的选官秩序 B.冲击州县官群体

C.造成中央政府权力分散 D.埋下失败的隐患

7.1912年1月29日,天津革命党人攻打直隶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林少甫、韩佐治等起义军领导相继阵亡,起义失败。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民主革命的进程有其客观性 B.革命政权尚未建立导致反清力量涣散

C.民主共和观念渐成国人共识 D.实际上延缓了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成果

8.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中华民国建立后,社会舆论空前活跃,报纸刊物上对国事纷纷发表种种议论,各种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推动并组织起许多群众性的活动。材料说明辛亥革命()

A.推动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邓练综合

9.自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对于官钱局和银元局派人经理并派兵进行守护。其藩库银两由都督亲自验明,一律搬到咨议局内,以备饷需。而富绅捐助也相当踊跃,例如八省膏捐大臣柯逢时,军政府成立后被推举充当总文案,他捐了30万两。这反映出湖北军政府()

A.群众基础广泛 B.革命策略灵活 C.斗争对象明确 D.财政实力雄厚

10.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的批判:“条约之事终,而脔割之祸至,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

A.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 B.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

C.发动民众开展反帝的斗争 D.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

11.武昌起义消息传来,渐江咨议局大部分议员同情、拥护革命,积极谋划和平独立,分头与当政的人接触。但总体上,因为立宪派的积极活动,浙江基本上可算兵不血刃,没有发生动乱,并拥戴立宪派领袖汤寿潜出任都督。这可以佐证立宪派()

A.为结束君主专制发挥了重大作用 B.与革命派政治主张一致

C.以维护满洲贵族既得利益为初衷 D.主导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12.某学者认为,清末十年,新政、立宪与革命三种社会运动,分别体现出“变事”“变法”和“旧邦新造”的三级定位层次。终清之际革命运动的最后收功,对于新政和立宪运动来说,是“三国归晋”;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AutoStudio专业II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213422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05日上传了AutoStudio专业II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