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穿越绝美天山孟克德古道
在217国道独库公路625公里左右处的位置,有一个古老的通道可以进入乌兰萨德克河谷,这里就是孟克德古道的起点,终点则是“百里画廊”唐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省道315的别勒布拉克村附近的岔口处。孟克德古道长度约为70公里,虽然崎岖,但并不艰险,全程只需翻越海拔不太高的孟克特达坂,地势基本为缓慢上升和下降。千百年来,孟克德古道沉寂在美丽的天山之中,外界对其所知甚少,犹如天山上的一颗明珠,与独库公路相伴,却又藏而不露,很少人知道独库公路上竟有这么一处绝美之地。
孟克德古道峡谷是一条非常古老的通道,由此越岭而过的孟克特达坂北通乌苏巴音沟。多数学者认为,远在西汉时期,乌孙西迁,就是由此通道进入伊犁河谷的。孟克特山岭海拔近4000米,终年积雪,有着独特的冰川景观。沿着这条古道,上世纪70年代中期曾修建了国防公路,原本作为独库公路伊犁段的前身公路,后因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被废弃,现在古道上仍有明显的公路痕迹。
历史上原来生活在河西走廊的乌孙人由于匈奴的逼迫而西迁,沿着一条鲜为人知的通道进入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赶走了同样因为匈奴驱逐而迁移到这里的大月氏人,占据了这里肥沃的土地,从此在这块肥沃的河谷草原上繁衍生息,成为当时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大的国家——乌孙国。据有关文献记载,当年乌孙人西迁所走的通道就是孟克德古道。
孟克德古道虽然没有闻名于世的车师古道出名,但其独特的地貌风景仍旧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也吸引着广大徒步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我就是其中之一。重装穿越孟克德古道的第一天,我们进入乌兰萨德克河谷后,领队考虑得周到细致,先带领大家活动腿部关节,因为古道入口处过了木桥后,基本是沿着山腰碎石马道行走,道路崎岖。大家好不容易进入苦杨林,也是遍地碎石,步履艰难,稍有不慎就有崴脚的可能。
苦杨林中,随处可见古老粗壮的苦杨,并不时能看到被山火烧毁后的残枝败柳,满目沧桑,与远处高耸的皑皑雪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当晚我们一行40人扎营苦杨林间,6月正是幼虫泛滥的季节,树上、地上到处都有2厘米长的毛毛虫在蠕动。没办法,要想舒适只能在林间扎营,帐篷的内帐纱网外一会就布满毛毛虫,这可吓坏了同行的女驴友们,部分胆小的驴友只能被迫放弃舒适平坦的营地,把帐篷扎在凹凸不平的河道上。
第二天早起后,我们向乌兰萨德克诺尔合(即天湖)进发。继续沿着乌兰萨德克沟北岸逆流而上,一路慢坡。顺着天湖北岸继续前行,到达一个较大的支流,这也是天湖的西岸。支流是由木呼尔阿尔次塔沟流出的,虽然支流水流量较大,但是由于流入湖口水深较浅,我们还是可以轻松跨越。
天湖是孟克德古道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被称为“新疆的九寨沟”,湖水清澈无比,碧蓝的湖面被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雪峰环绕,湖的北岸由于历史上地质灾害造成山体塌方堵住了湖水的出口,导致水面上升淹没了大片苦杨林,翠绿色的湖水与挺立的枯木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水的颜色非常美丽多变,有的如喀纳斯湖水一样绿,有的如九寨沟之水那样蓝。矗立在湖间的苦杨,用崎岖不屈的身姿,诉说着千年沧桑。
欣赏完天湖的美景后,西岸苦杨林越发茂密,我们大部时间是在树林间穿行。我们沿着乌兰萨德克沟走了两个小时后,到达了当日的午餐地点冬德萨拉夏高原牧场。此时草场、雪山、蓝天、白云构成一幅壮美的风景画,我们一边吃着一边欣赏着冬德萨拉夏高原牧场的风景,以美景下饭。
饭后,大家纷纷在此合影留念。午餐后,我们继续沿着北岸的老217国道前进。前方出现一个大的三角河谷,河谷中有几所牧民的房子。
傍晚,我们向西跨越一条小的支流扎营,这里地势平坦,草地茂密,如同花的海洋。河边小木屋(海拔2768米)就是我们的营地。
不知不觉已是进入孟克特第三天。两天的疲劳和倦意,已经被昨夜在小木屋渡过的舒适一晚带走。
早起出发,方向西南,顺着老217国道一路爬升,行进约5公里,到达漂亮的门克廷冰川,向西拐我们就要翻越门克廷达坂了。
门克廷达坂最高海拔为3495米,翻越难度较大,我身负的25公斤重装此时如山一样重,令翻越显得尤为艰难。可是,我还是咬着牙顺利地走过去了,这也是我第一次超越自己的极限。看来,人的极限是随时可以打破的,只要坚持!
门克廷达坂甚是壮观,十几米高的雪墙,月牙形的冰雪达坂口,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老天有眼,拨云见日,奖励我一缕阳光,让我拍到了门克廷达坂的美片。
翻过门克廷达坂后,行进约10公里便到达两条河流在此的交汇处。交汇处有个大石头高约五六米,此处就是我们第三天的营地。两河交汇处的桥下还有一处温泉可以洗浴,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向西北2.5公里处去看孟克特湖(海拔2800米),据说风景异常美丽,可惜我们扎营时已经是下午6点半了,来回5公里的路程和阴雨天气让大家放弃了这个想法,还是安心吃饭休息吧!当天晚餐是牛肉炒野沙葱,味道棒极了。
第四天早起出发,我们沿着老217国道前行,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