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汇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VIP

北京市文汇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东城区文汇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

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开展“‘古籍与经典’中的中华精神”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一)阅读下面关于古籍保护的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中华古籍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结晶。从甲骨文到简帛,从雕版印刷到

活字排版,古籍的形式虽经岁月变迁,但其蕴含的文化内核从未改变。在古籍保护工作中,一

代代研究者潜心钻研,将散佚的典籍重新整理,让濒临损坏的文献得以修复,让“纸上千年”

的文明得以积①diàn传承。这些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研究者心怀敬畏、耐住寂

寞——他们在故纸堆中逐字校勘,在放大镜下辨识残字,用匠心守护着文明的火种,这份坚

守与执着,淋漓尽致②地展现了中华儿女的文化担当。

1.2

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分)

A.①淀②致B.①奠②致C.①淀②至D.①奠②至

2.依次给这段文字中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jiàokānB.xiàokān

校()勘()校()勘()

C.校(jiào)勘(kàn)D.校(xiào)勘(kàn)

(二)阅读下面关于经典与精神的文字,完成3-4题。(共4分)

古籍中的经典名句,是中华精神的浓缩。《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告诫士

人当以坚毅担当肩负使命①《孟子》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提

醒人们在困境中需磨砺意志;诸葛亮《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彰显了忠臣的赤诚“”

担当;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诠释了志士的气节风

骨……阅读经典著作,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强不息”“家国情怀”的内涵,也让中华精神

在当代焕发生机。

3.根据上下文,在选文①处填入标点恰当的一项是()(2分)

A.,B.;C.。D.:

4.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修改。(2分)

(三)学校举办主题班会,一位同学撰写了发言稿初稿,完成5-7

题。(共4分)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1)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读古籍经典,传中华精神”。

2“”“”

()【甲】从《尚书》记载的民惟邦本,到《礼记》倡导的天下为公;从《史记》中的

历史镜鉴,到《资治通鉴》的治国智慧——古籍经典中藏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3“”

()保护古籍、阅读经典,需要我们付诸行动。近年来,古籍活化成为热点:《典籍里的

“”“

中国》用舞台演绎古籍故事,让《尚书》《楚辞》活了起来;各地图书馆推出古籍体验

课”,让我们亲手触摸雕版、感受活字印刷;许多同学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用声音传递经典

的力量……【乙】这些活动络绎不绝,让古籍经典走出书斋,走进我们的生活。

4

()【丙】没有古籍的守护,哪有文明的延续?没有经典的滋养,哪有精神的传承?没有文

化的根基,哪有民族的未来?

5“____”“____”“”

()最后,我用一副对联结束发言:上联是,下联是,横批是薪火相传。

(6)谢谢大家!

5.2

上文四处句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处是()(分)

A.【甲】处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试卷课件免费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本人专注于初中语数英科的试题收集,并免费分享给有需要的的同学们。如果有个别试卷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人,告知试卷全称,本人将下架删除,敬请谅解!!!!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