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考试卷(部分)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年全国高考试卷(部分)及答案

一、全国乙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典籍里的中国”不是简单的文献陈列,而是以戏剧化的方式让典籍“活”起来。这种活化,首先体现在对典籍内容的深度挖掘。工作人员花费数年时间梳理典籍脉络,从《尚书》《论语》到《楚辞》《史记》,每一部典籍的选取都经过反复推敲,既要符合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又要贴近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在呈现方式上,节目采用“古今对话”的形式,让古代先贤与现代学者跨越时空交流,这种对话不仅是语言的互动,更是思想的碰撞。比如在讲述《论语》时,孔子与现代教育工作者围绕“仁”的内涵展开讨论,既阐释了典籍的原始意义,又结合当下社会问题提出思考,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创新载体。“数字敦煌”项目通过高清影像技术,将莫高窟的壁画、雕塑等文物转化为数字资源,观众足不出户就能“走进”莫高窟,近距离欣赏文物细节。这种数字化传播不仅打破了时空限制,还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与文物产生互动。例如,观众可以通过手势操控,“触摸”壁画上的图案,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此外,“数字敦煌”还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将数字资源应用于学术研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典籍里的中国”选取典籍时,既考虑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也注重贴近当代人精神需求。

B.“古今对话”形式在《论语》的呈现中,实现了古代思想与当下社会问题的结合。

C.“数字敦煌”项目仅通过高清影像技术,就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欣赏莫高窟的文物细节。

D.“数字敦煌”的数字资源不仅用于大众传播,还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研究提供支持。

答案:C(解析:材料二明确提到“数字敦煌”不仅采用高清影像技术,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与文物互动,“仅通过高清影像技术”表述错误。)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典籍内容的深度挖掘,是“典籍里的中国”让典籍“活”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B.“古今对话”中的思想碰撞,有助于观众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C.数字化传播打破时空限制,是传统文化传播载体创新的唯一体现。

D.“数字敦煌”与学术机构的合作,拓展了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

答案:C(解析:“唯一体现”过于绝对,材料二只是说数字化传播是创新载体之一,并非唯一。)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译,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B.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C.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D.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答案:A(解析:“匈奴降者言”后应断开,引出后面的内容;“匈奴破月氏王”是完整句子,“王”指月氏王,不能断开;“怨匈奴”是“月氏”的谓语,不能断开,故选A。)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元中为郎”的“郎”,是古代官职名,汉代郎官隶属于郎中令,主要负责宫廷侍卫等。

B.“传诣单于”的“诣”,意为“到……去”,与《桃花源记》中“及郡下,诣

文档评论(0)

151****9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