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含“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以下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项选择)
①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②阡陌交通,。(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李白《行路难》)
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⑥,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已亥杂诗》)
⑧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
(2)默写陆游《游山西村》的前四句。
,。
,。
【答案】①在河之洲②鸡犬相闻③将登太行雪满山④安得广厦千万间⑤无可奈何花落去⑥老夫聊发少年狂⑦化作春泥更护花⑧沙场秋点兵(2)(4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寂静。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感人华章。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1)給加点字注音,依照拼音写出相应的中文。
炫目()jiǎo洁()澄明()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对的写法是“”。
(3)文中“钟情”的“钟”的意思是;“如练的月华”中,“练”的意思是。
(4)画线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答案】(9分)(1)(3分)xuàn皎Chénɡ
(2)(2分)不记其数不计其数
(3)(2分)集中,专一;白绢
(4)(2分)排比、拟人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并对的书写当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并对的书写当代常用规范中文。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了解能力。结合语境,“钟情”的意思是感情专注。“如练的月华”意思是月光都明亮得如同洁白的丝绸。
【考点定位】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了解B。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排比是一个修辞手法,运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同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成一个加强语势的效果。比喻是一个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同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阐明甲事物。“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三个相同的句子排在一起,是排比;本题是月亮,喻体是“风致、气韵、品质”所以是比喻。
【考点定位】对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体现运用E。
3.运用課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以下选项中,搭配不对的的一项是()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B.《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丹麦
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当代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英国
【答案】(2分)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记忆.需要平时广泛读书,在学习过程中故意识记忆,做好积累,D项中凡尔纳是法国人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