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大幼儿园课程论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2025年电大幼儿园课程论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张宗麟认為,“幼稚园課程者,由广义的說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動也。”他對幼稚园課程的定义是從課程即經验的维度来下的。

2.按照課程的体現形态划分,課程可以划分為显性課程与隐性課程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一样的課程类型。

3.蒙台梭利課程的教育内容由平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學习這4個方面构成。

4.在蒙台梭利課程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為小朋友营造的三根重要支柱。

5.幼稚园課程最為关键的方面是課程的教育理念。

6.幼稚园課程编制是包括幼稚园課程目的的制定、課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動的组织以及課程评价的实行在内的整個過程。

7.游戏和教學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多种方式進行結合。

8.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的三大目的,其中“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反应了課程内容即學习活動的价值取向。

9.“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佳的适应不一样社會文化背景中所有小朋友的教育方案”——假如用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學理论来解释這句话,阐明了大系统在发挥作用。

10.光谱方案的理论根据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11.“小朋友可以說出其周围环境中東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样式。”這個課程目的是行為目的、以小朋友详细的、可被观测的行為表述的目的。

12.在斑克街初期教育方案中,主題网和課程轮是課程设计和实行中常运用的工具。

13.综合性課程的長处有:是由关联的課程,能對小朋友各方面的學习進行故意义的联络;能使小朋友发展与知识結合成一体;能增進小朋友积极的學习。

14.一般认為,幼稚园課程的基础是心理學、哲學与社會學。

15.幼稚园課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逻辑次序与心理次序,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16.直接教學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发射理论(或行為主义理论)。

17.幼稚园課程评价的两种常見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總結性评价。

18.虽然“課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不過将其归类,仍然大体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課程即科目、課程即經验、課程即目的和課程即计划。

19.幼稚园課程的特點是:更充足考虑每個幼儿的发展水平,较多地采用活動的形式。

具有源于内在動机、自由选择、過程导向特性的幼儿活動一般可以被认定為游戏。

20.課程的综合化可以通過多种方式,其中最為常見的方式是通過主題的综合。

21.多种幼稚园課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重要反应在所根据的教育哲學和所确定的教育目的的不一样上,重要体現為相對更强调小朋友的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還是相對更强调教師教學的學业知识、技能,以及强调的程度怎样等方面。

22.在幼稚园課程中,常見的課程内容组织方式有以學科為中心和以小朋友為中心_。

23.海伊斯科普課程的设计者认定,积极學习_是小朋友发展過程的关键。

24.幼稚园課程评价的详细内容包括對課程方案的评价,對_課程实行過程_的评价以及對課程效果的评价。

25.以适合小朋友心理特點的方式组织幼稚园課程内容的原则是心理次序。

26.海伊斯科普課程的实行重要是由“计划-做-回忆”三個环节以及其他某些活動构成的。

27.假如需用一种詞来概括斑克街初期小朋友教育方案的特點以及它与其他教育方案的区别,那么這個詞就是发展-互動。

28.按教育活動的途径来划分,幼稚园課程中的教育活動重要包括平常生活活動、游戏活動和教學活動。

29.幼稚园學科(领域)課程中教育活動设计的两种倾向是:教師计划為主的學科(领域)教育活動和教師和小朋友共同计划的學科(领域)教育活動。

30.幼稚园教育面對一种两难問題:既要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又要将幼儿的发展纳入合乎社會规定的轨道。在幼稚园課程中,处理好游戏活動和教學活動之间的关系,是处理幼稚园教育中這一两难問題的关键。

31.課程编制的過程模式是由英国課程理论家斯坦豪斯提出的。

32.我国80年代以来進行了幼稚园課程改革,這場改革最具影响力的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幼稚园工作规程》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3.根据泰勒的直线型目的模式而展開課程编制的整個過程分别是:确定目的,选择内容,组织实行和課程评价。

34.认為教師应當耐心地等待小朋友的成熟,重视小朋友學习的“准备状态”的心理學家是格塞尔。

35.皮亚杰對教師提出了三条提议:為小朋友提供实物、让小朋友自已動手去操作;协助小朋友发展提出問題的技能与应當懂得為何运算對于小朋友来說是困难的。

36.幼稚园課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總結性评价的区别有:形成性评价关注課程問題的起因,總結性评价关注課程問題的程度;形成性评价的成果重要是為課程编制者改善課程所用,總結性评价的成果重要是為課程决策者提供制定政策的根据;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課程计划的改善,總結性评价关注的是评估課程

文档评论(0)

199****07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