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GDNAS 057-2024 癌性疼痛的腕踝针技术.docxVIP

T_GDNAS 057-2024 癌性疼痛的腕踝针技术.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020CCSC05

广东省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GDNAS057—2024

癌性疼痛的腕踝针技术

Techniquespecificationsofwristankleneedleforpatientswithcancerpain

2024-07-24发布2024-09-01实施

广东省护理学会发布

I

T/GDNAS057-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1

5操作步骤 1

6操作流程 2

7注意事项 4

8腕踝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4

附录A 5

附录B 6

参考文献 7

II

T/GDNAS05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护理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佛山市中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瑾、张春霞、刘芬玉、全小明、邓丽丽、谢小兰、陈玉梅、吴秀梅、黄波、宣亚男、徐宁君。

T/GDNAS057-2024

1

癌性疼痛的腕踝针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对癌性疼痛患者实施腕踝针技术的基本要求、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中医科,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癌性疼痛cancerpain

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

3.2

腕踝针wristankleneedle

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本疗法是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膈为界,按区选点进行治疗。

4基本要求

4.1实施腕踝针技术操作人员应为注册医生、护士、治疗技师,并经过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

4.2操作过程中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腕踝针相关知识教育。

5操作步骤

5.1腕踝针分区、范围、操作频次、留针时间见表1。

T/GDNAS057-2024

2

表1腕踝针分区、范围、操作频次、留针时间

分区

范围

操作频次

留针时间

1区

头面部在前中线至眼眶外缘,包括前额、眼、鼻、唇、前牙、舌、咽喉、扁桃体、颏

颈部沿气管、食管胸部自前中线至胸骨缘,

包括胸肋关节、气管、食管、乳房近胸骨缘、心前区

腹部自前中线至腹直肌区域,包括胃、胆

囊、脐部、下腹之膀胱、子宫、会阴

1次/天

30分钟,不

超过24小时

2区

头颈部包括颞前部、面颊、后牙、颌下、甲状腺

胸部沿锁骨中线向下区域,包括锁骨上窝、上胸部、乳中部、前胸、肺

腹部肝(右侧)、侧腹部

3区

沿耳廓前缘、腮腺、腋前缘垂直向下的狭窄区域乳房近腋前缘部分

4区

自头顶经耳向下至颈肩部沿斜方肌缘

胸腹部自腋窝至髂前上棘的胸侧壁及腹侧部区

5区

域(与前面的2区相对)颈后外侧靠斜方肌缘

肩胛冈上窝及肩胛中线垂直向下区域的背和腰

6区

(与前面的1区相对)

枕、颈后部、颈椎棘突至斜方肌胸椎棘突至肩胛骨内缘

腰椎与骶正中嵴至尾骨两侧、肛门

5.2腕踝针分区、进针点(见附录A中的图A.1、图A.2)。

5.3应按照腕踝针技术操作流程图进行操作(见附录B中的B.1)。

6操作流程

6.1核对

核对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临床症状、既往史、疼痛部位、留针部位皮肤。

6.2评估

6.2.1应评估环境、室温适宜、光线充足。

6.2.2应评估患者情况,包括主要症状(重点是癌痛)、既往史、过敏史、有无晕针史、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出凝血情况、是否妊娠/月经期(女性适龄者)、是否存在过度紧张、烦躁、虚弱、疲劳、饥饿状态及体质情况。

6.2.3应评估腕踝针部位皮肤情况,包括有无出血、破损、肿胀及疤痕。

6.3告知

6.3.1操作目的、针刺局部感觉及配合方法、留针时间。

T/GDNAS057-2024

3

6.3.2出现任何不适及时告知。

6.4操作前准备

6.4.1物品准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