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简介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1手法开放气道2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方法3口咽通气管的护理要点4第2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扁桃体、喉部,其中咽部是最容易发生梗阻部位,且发生梗阻后会带来严重后果。第3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咽部的通畅程度取决于舌肌、上呼吸道肌群的张力和咽喉组织或器官的解剖变异(如扁桃体肿大,咽喉肿瘤,血肿或异物)。凡已怀疑或已确诊有气道阻塞,或有必要避免发生者,需要采取非器械或建立人工气道来确保气道通畅。第4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手法开放气道患者平卧,肩部垫高舌体前移,带动舌根抬高加大舌根与咽喉壁空间保持呼吸道通畅第5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口咽通气管的适应症呼吸道梗阻的患者1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2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3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4第6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口咽通气管的适应症无咳嗽反射紧急状况尚存自主呼吸先决条件第7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口咽通气管的类型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硬质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颚相似。目前有4种系统、两种类型:柔软的口咽通气管(规格:55~115mm),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规格:成人80~105mm),半硬式口咽通气管(规格:40~110mm),双通道半硬式口咽通气管(规格:40~100mm)第8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口咽通气管的类型橡胶型黑色柔软,中央有腔,具有方便吸痰,改善通气两种功能塑料型白色半硬,中央无腔,两侧有小腔,具有改善通气功能,但吸痰不便因此,用塑料制成的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较为实用,其在通气效果、方便吸痰、易于固定、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减少交叉感染等方面均优于其它类型。第9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口咽通气管的结构主要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咽弯曲度三部分第10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口咽通气管的型号第11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型号的选择随着口咽通气管型号的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以适应不同年龄和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①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合适的口咽管应该是: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因此,较为安全的选择方法是:宁长勿短,宁大勿小,因为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气管。②口咽通气管应有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最佳第12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口咽通气管的插入方法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放平床头,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上呼吸道三轴线(口、咽、喉)尽量一直走向清洁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置管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放置:将通气管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另一种为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转180°,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虽然后者比前者操作难度大,但在开放气道及改善通气方面更为可靠。第13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口咽通气管的插入方法对于意识不清者,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将患者的上唇齿与下唇齿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气管从后臼齿处插入,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准确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于呼气期感觉是否有气流呼出,或以少许棉絮放于通气管外,观察其在呼吸中的运动幅度,此外还应观察胸壁运动幅度和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口腔,以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管之间第14页,共2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口咽通气管的固定置管成功后,传统的固定方法为,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由于胶布受潮后,粘性下降,易于脱落,再者因胶布紧贴皮肤,粘住病人的毛发而产生不适感,甚至有些对胶布过敏者,粘贴处易出现过敏性皮炎或破溃。针对这些原因,郑泓等将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口咽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用绷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定,解决了胶布固定存在的缺点。第15页,共22页,星期日,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