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第一页,共88页。

为什么选择静脉留置针?一次性钢针只能用于单剂量给药,该装置不可在血管里留置。第二页,共88页。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输液提供方便便于抢救,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适用于长期输液患者,老年人,儿童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第三页,共88页。

第四页,共88页。

适用范围输液时间较长,输液量较多的患者老年人,儿童,烦躁不安的患者需要按时静脉给药的患者血管健康的患者第五页,共88页。

常用留置针第六页,共88页。

第七页,共88页。

第八页,共88页。

第九页,共88页。

第十页,共88页。

第十一页,共88页。

评估根据病人的年龄根据病人的治疗需求根据病人的病情第十二页,共88页。

一:病人的年龄1成人第十三页,共88页。

选择最有可能完成全程治疗的部位,首选前臂静脉-增加留置时间,减少留置疼痛,方便自我护理,防止意外脱管和血栓放置外周导管的血管包括:掌背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A:小臂内侧中1/3---血管直径相对粗,固定更好。B:不宜选择上部分:血管直径粗,处于平坦部位,但比邻神经,肘关节活动影响导管。第十四页,共88页。

C:不宜选择下部分:血管直径细,比邻神经,皮肤细嫩,腕关节活动影响导管。D:INS严禁穿刺拇指腕关节处:比邻挠神经,受拇指活动影响,外渗导致拇指功能受损。E:除非特殊遗嘱及病情需要,否则应避免选择下肢静脉:静脉瓣较多,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和溃疡。第十五页,共88页。

第十六页,共88页。

第十七页,共88页。

2儿童使用最有可能持续完成治疗的静脉部位,考虑的血管位于手部,前臂,腋以下的上臂,避开肘区。幼儿及学步期小儿:A:眶上静脉,额静脉,颞静脉,枕静脉,耳后静脉,颈外静脉。B:下肢静脉瓣尚未完全建立,可选择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弓,内侧缘静脉。第十八页,共88页。

第十九页,共88页。

二:病人的治疗需求大多数输液治疗选择使用20G-24G的导管,超过20G的外周静脉留置针更容易引起静脉炎。当需要快速输液时,如创伤患者,应考虑使用较大规格的导管(16G-20G)。当需要快速输血时,推荐使用更大规格的导管(14G-18G)。第二十页,共88页。

第二十一页,共88页。

选择原则:在满足治疗的前提下选择创伤性最小,管经最细,内腔最少的导管装置第二十二页,共88页。

第二十三页,共88页。

第二十四页,共88页。

三:病人的病情婴幼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缺陷治疗过程后,锁骨下动脉血流可能会减少,应避免使用右臂静脉。避免穿刺做过淋巴结切除,淋巴水肿或动静脉瘘/人工血管一侧的上肢静脉在放疗后或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患侧静脉急诊和紧急情况下,当其他静脉无法穿刺时,可通过颈外静脉置入第二十五页,共88页。

还有哪些呢?触诊时疼痛的区域受损区域:手术同侧肢体,开放性创伤,疤痕,皮疹受损血管:瘀紫,渗出,静脉炎,静脉曲张,硬化,条索状或充血的血管之前发生渗出和外渗的部位计划手术的区域尽量避免穿刺惯用第二十六页,共88页。

穿刺第二十七页,共88页。

扎止血带在穿刺上方10-15cm处扎止血带,如果静脉不充盈可做如下处理:--局部热敷--上肢下垂同时做握拳动作--从下往上轻轻挤压血管注意:扎止血带不可过紧,时间不可过长(不可超过2分钟)第二十八页,共88页。

扎止血带第二十九页,共88页。

消毒严格无菌操作面积8*8cm碘伏消毒两遍充分待干第三十页,共88页。

穿刺预冲套管针第三十一页,共88页。

移除护针帽垂直向上移除第三十二页,共88页。

松动针芯左右松动针芯第三十三页,共88页。

穿刺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直刺血管第三十四页,共88页。

穿刺注意事项从血管上方绷紧皮肤见回血,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沿血管走向再进针2mm直刺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穿刺角度不可过低无接触式穿刺皮肤消毒后不再接触穿刺点第三十五页,共88页。

第三十六页,共88页。

送针第三十七页,共88页。

第三十八页,共88页。

拔出针芯第三十九页,共88页。

松止血带解读:先送套管,后松止血带。目的是防止血管瞬间塌陷送管造成血管内膜损伤。第四十页,共88页。

固定第四十一页,共88页。

固定确保血管通路装置的稳定与安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导管意外脱落不影响对血管通路的评估与监测穿刺部位的评估不影响血液循环和药

文档评论(0)

BraveM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