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首》课件-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课件.pptVIP

《散文诗二首》课件-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散文诗二首七年级语文一、导入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二、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3.初步感知散文诗的特点。学习目标三、教学过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语写作,一生创作丰富。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一)了解作者冰心(1900-1999),中国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18年入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学医,后改学文学。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创作提倡“爱的哲学”。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译著《吉檀迦利》《泰戈尔抒情诗选》等。有《冰心文集》行世。(一)了解作者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二)文体常识蒂(dì)梗(gěng)匿(nì)笑沐(mù)浴祷(dǎo)告姊(zǐ)妹亭亭(tíng)徘(pái)徊(huái)遮蔽(bì)心绪(xù)流转(zhuǎn)荫(yīn)蔽菡(hàn)萏(dàn)攲(qī)斜(三)积累字词及解词1.生字................①匿笑:偷偷地笑。②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③菡萏: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④攲斜:倾斜,歪斜。(三)积累字词及解词2.解词:(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的两首散文诗都是意境优美之文,美文要美读,同学们在朗读时力求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效果。在朗读中发现美的语句,感受美的内涵,读出美的情感,创造美的享受。(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金色花》(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荷叶·母亲》(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两首散文诗的思想内容异同之处是什么?相同之处:都是表达母爱。不同之处:《金色花》写的是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荷叶·母亲》写的是现实与联想,表现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赞颂伟大的母爱。(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这两首散文诗构思角度有什么不同?《金色花》作者是成年人,却真实地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通过虚拟之境,表现动人的母爱和童真。《荷叶·母亲》则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感情。(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这两首散文诗构思之境有什么不同?《金色花》是虚境,《荷叶·母亲》是实境;但这两首诗中母亲的形象正形成对比:《金色花》中母亲的形象非常具体、鲜活,而且有着鲜明的印度文化特色。《荷叶·母亲》中的母亲并没有出场,只写到一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这首诗写母亲,完全使用象征手法——用荷叶覆盖红莲,象征母亲对女儿的心灵庇护,也表现出女儿对母亲的深厚依恋。(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这两首散文诗语言风格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清新雅致。不同之处:《金色花》的语言活泼、口语化。《荷叶·母亲》显出典雅和书面化特点。1.泰戈尔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泰戈尔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活泼可爱、快乐天真。(五)再读课文探究问题2.“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跟妈妈捉迷藏,只是为了好玩吗?不只是为了好玩。诗中“我”跟妈妈三次捉迷藏,写出了“我”的活泼调皮、机灵可爱的天性;同时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无时无刻的关注,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五)再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2****4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