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有色金属矿山治理及
生态修复技术及案例
矿山废弃地存在问题01
不同单元修复技术02
工程案例解析03
**第一部分**
矿山废弃地存在问题
1.1背景
政策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XX是我国有色金属之乡,以喀斯特地貌与有色金属矿山闻名全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168万
吨,同比增长5.5%,增幅同比扩大2个百分点;进出口贸易总额1427亿美元,同比增
长7.7%。矿业不断发展地同时也遗留下大量的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
1.2概念
其他行业
金属制.品业
金属制.品业
6.70%
化学原料-及制品业16.80%①伴生矿产比重达到约80%
化学原料-及制品业16.80%
有色金属
采选冶③矿产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居多,多为生态脆弱区
采选冶
(2017年环境统计年报)其他行业
金属制品21.40%
金属制品21.40%
业
皮革等制
品和制鞋有色金属
业采选冶
19.40%41.50%
①低品位伴生提取工艺复杂,固体废物产量大;
②中西部矿区管理不规范,在周边脆弱性环境中迁移扩散。
(2018年环境统计年报)
矿山废弃地:指因矿产采选冶过程所破坏的,非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根据
采-选-冶过程废弃地性质和形态,将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主要分为:
①采矿废弃地、②选冶废弃地。
1.2概念
排土场废石堆采矿坑作业占用废弃土地
排土场
废石堆
采矿坑
√由剥离表土堆积而成的排土场废弃地;
√开采的岩石碎块和低品位矿石堆积形成的废石堆废弃地
采矿废弃地√矿体采完后留下的采空区和塌陷区而形成的采矿坑废弃地
√采矿作业、机械设施、辅助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占用后废弃的土地
√受采矿影响而无法利用开发的土地
1.2概念
尾矿库
尾矿库冶炼渣场退化土地废弃农田
√选出精矿后产生的尾矿堆积形成的尾矿废弃地
√矿石的冶炼所带来的冶炼渣堆积地
选冶废弃地
√因冶炼过程中重金属和二氧化硫排放所导致的周边退化土地
√因污染物迁移造成周边影响区土壤重金属超标形成的废弃农田
颗粒物降尘、酸雨1.2破坏形式
颗粒物降尘、酸雨
矿山采选冶过程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有以
下形式:
矿山开采造成地表塌陷
矿区生态系统破坏
大量侵占和破坏土壤
污染空气
废水污染
破坏地下水源
诱发自然灾害
地表塌陷生态系统破坏
诱发自然灾害
1.3类型特征
土壤污染:因采选冶过程或固体废弃物排放造成的土壤重金属超标,主要单元包括:
①工矿作业区、②堆渣场、③矿区流域等。
存在的风险与弊端:
污染源增量化
采选冶过程不规范的跑滴漏,或尾矿/废渣不规范堆砌,使重金属渗滤液渗入并截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重金属浓度超标,形成新的污染源,大大增加了源头污染物体量。
污染迁移
源头污染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渗流、大气扩散等多种形式迁移后,在不同迁移途径汇聚,造成污染物扩散至其它单元,通过口鼻摄入、皮肤吸收等方式进入人体,造成人体毒害。
动植物富集
负载在土壤中污染物通过动植物作用富集,由动植物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1.3类型特征
水体污染:采选冶过程产生的酸性废水或重金属废水,主要单元包括:
①工矿作业区、②废石场、③堆渣场、④尾矿库等、⑤矿区流域。
存在的风险与弊端:
酸性矿山废水
采矿过程矿井、矿洞形成汇水通道,将硫化矿物氧化产生酸度释放金属离子,形成酸化矿山废水AMD,废水体量较大且源源不断释放,形成新的地表水体污染源。
污染地下水
尾矿或废渣渗滤液沿垂直方向向下渗透,通过深层地下水向水源汇集区迁移,污染地下水甚至饮用水源。
流域江河湖泊底泥
污染水体中重金属借助江河湖泊等流体迁移,并逐步沉积,造成流域持续性污染。
1.3类型特征
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主要因矿山开采造成的地形地貌景观和植被破坏,主要单元包括:
①露采边坡、②露采底盘、③矿山道路、④地下开采塌陷区域等。
存在的风险与弊端:
山石裸露
生态破坏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趣的建筑小学生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docx
- 有机物-蛋白质课件.docx
- 有机发光材料.docx
- 游泳训练工作计划 .docx
- 油烟管道清洗技能培训 教学PPT课件.docx
- 油溪镇云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灌浆防渗施工方案(34页).docx
- 油漆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
- 优秀宣传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汇总.docx
- 优秀宣传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汇总 (1).docx
- 优秀少先队集体事迹简介.docx
- 套筒窑石灰煅烧工岗位标准化操作规程.docx
- 《2025年量子计算教育报告:高校科研设备采购与人才培养效果评估》.docx
- 建筑施工员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docx
- 2025年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投资回报及产能优化风险评估.docx
- 2025年空间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分析报告.docx
- 专题01:议论文阅读之论点概括(练习)解析版-备战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现代文专题(全国通.用).pdf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认证市场需求报告.docx
- 2025年机械制造产业链协同创新政策建议报告.docx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C类)试卷和答案(10).docx
- 体育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