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传统古琴与音乐文化研究.docxVIP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 中国传统古琴与音乐文化研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大学《汉学与中国学》专业题库——中国传统古琴与音乐文化研究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

1.古琴,又称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约起源于______时期。

2.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是明代朱权编纂的______,收录了三十一首古琴曲。

3.古琴琴体上用于安装琴弦的柱子称为______,传统琴曲《阳关三叠》的曲意源自唐代诗人______的《______》。

4.“琴、棋、书、画”中的“琴”指的就是古琴,它常与______、______并称,是古代文人修身养性、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

5.古琴音乐的基本音色分为泛音、按音和______三种,其审美追求的核心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6.象征古琴起源的“四张一床”说认为,古琴源于伏羲制作的______、神农制作的______、黄帝制作的______以及唐尧制作的______。

7.明代制琴大家______,字叔明,号星湖,其著作《______》对古琴制作和音乐理论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著名的“______”制琴原则。

8.清代著名琴家______,字子敬,其编纂的《______》是清代重要的古琴谱集,收录了明代及清初的琴曲。

9.古琴的记谱法采用独特的______谱,其记写方式与古琴的______结构相对应。

10.楚汉相争时期,高渐离在易水送别荆轲时弹奏的悲壮琴曲《______》成为千古绝唱。

二、名词解释

1.龙池

2.减字谱

3.泛音

4.琴徽

5.嘉宾琴会

三、简答题

1.简述古琴在先秦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思想文化背景。

2.比较古琴与古筝在形制、音色、演奏技法及文化内涵上的主要异同。

3.阐述古琴所蕴含的道家思想及其在琴曲创作和演奏中的体现。

4.古琴在历史上扮演了哪些社会功能?请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5.简述古琴艺术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意义。

四、论述题

1.论述古琴音乐“清微淡远”的审美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地位。

2.结合具体琴曲,分析古琴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理想。

3.从“汉学与中国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研究古琴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性。

4.谈谈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可以采取哪些应对策略。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七弦琴琴

2.神奇秘谱

3.岳山张继送别

4.书画

5.散音清和雅

6.垂露伏羲琴韩娥鲍焦

7.琴江拙存琴德为上

8.蒋和琴书

9.减字谱琴体

10.广陵散

二、名词解释

1.龙池:指古琴琴体正面中部的一个方形或长方形凹陷,是放置左手按弦的主要区域,象征地心或深渊。

2.减字谱:古琴独特的记谱法,以文字记录弹奏动作(如“勾”、“挑”、“散”等)和琴位(如指法方向“上”、“下”及具体弦位),是世界上最早的表意音乐符号系统之一。

3.泛音:古琴演奏时,手指轻触琴弦空弦产生的音,音色清越、悠扬,常用于表现空灵、高远的意境。

4.琴徽:古琴琴体上标志音高的标记,早期多为玉徽,后多为木徽或无徽,减字谱中用“O”表示空弦泛音的音位。

5.嘉宾琴会:古代文人雅士以古琴会友、交流技艺、赏心乐事的一种社交活动形式,体现了古琴在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三、简答题

1.解析思路:首述先秦时期古琴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如与伏羲、神农等传说相关,周代已相当成熟)。然后重点阐述其思想文化背景,指出与儒家“礼乐”思想的关系(如作为“礼”的辅助,陶冶情操),与道家“天人合一”、“自然无为”思想的关系(如追求清静、超脱),以及与上古巫术、祭祀活动的关系。可结合代表人物(如琴师伯牙)和文献记载(如《诗经》、《乐记》)进行佐证。

2.解析思路:从形制上比较(古琴琴身狭长,七弦;古筝琴身宽阔,二十一弦或更多),从音色上比较(古琴音色沉静、古朴、富有弹性;古筝音色明亮、华丽、富有表现力),从演奏技法上比较(古琴以左手按音和泛音为主,指法细腻;古筝以右手勾、托、抹、扫等技法丰富,音色层次多),从文化内涵上比较(古琴更偏重文人精神、哲学意蕴;古筝更偏重民间音乐、娱乐功能)。指出两者同属弹拨乐器,但在审美取向和文化定位上存在显著差异。

3.解析思路:阐述道家思想核心(如道法自然、清静无为、顺应天道)如何体现在古琴音乐中。例如,古琴曲调常追求自然流畅,体现“道法自然”;演奏时强调心手合一、静气养神,体现“清静无为”;琴德追求“德音雅乐”,象征顺应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