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防暑安全教案课件
第一章认识中暑——高温下的隐形杀手
什么是中暑?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导致体温异常升高的一种急性疾病。当外界温度过高或身体产热过多时,人体的散热机制无法有效工作,导致热量在体内蓄积。
中暑的发生机制01热量失衡体内产热超过散热能力,汗液蒸发不足,导致体温持续升高02脱水加剧大量出汗导致体液流失,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加剧中暑症状03循环负担皮肤血管扩张、心跳加快,心脏和各器官承受巨大负担04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威胁生命安全
体温调节机制对比正常状态体温维持在36.5-37.5℃出汗散热系统正常运作血液循环平衡稳定中暑状态体温升高超过38℃散热功能失调或崩溃
中暑的分级与症状轻度中暑体温:37.5-38℃头晕、耳鸣、口渴四肢无力、多汗注意力不集中中度中暑体温:38-40℃恶心呕吐、剧烈头痛意识模糊、行动迟缓皮肤湿冷、脉搏加快重度中暑(热射病)体温:40℃昏迷、抽搐、谵妄皮肤干燥灼热
中暑真实案例分享2024年某地高温作业工人中暑事件2024年7月,某建筑工地一名工人在午后高温时段连续作业3小时后突然晕倒。现场工友立即将其转移至阴凉处,解开衣物并用凉水擦拭身体降温,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关键急救措施第一时间转移至阴凉通风环境物理降温配合补充淡盐水及时呼叫专业医疗救援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案例启示高温作业必须合理安排休息防暑意识比事后急救更重要掌握正确急救知识能挽救生命
第二章防暑关键——科学预防措施
补水与电解质平衡定时饮水原则不等口渴才喝水,每15-20分钟补充150-200ml液体。高温环境下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5-3升。电解质补充推荐饮用含盐饮料:淡盐水(0.1-0.3%浓度)、运动饮料、椰子水等,补充流失的钠、钾等矿物质。饮水误区
合理穿着与防晒衣物选择要点材质:选择棉、麻等天然透气面料颜色:浅色衣物反射阳光,降低热量吸收款式:宽松设计利于空气流通和汗液蒸发防晒装备佩戴宽檐遮阳帽,保护头部和面部戴太阳镜防止紫外线伤害眼睛外出前30分钟涂抹SPF30+防晒霜活动时段建议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烈日时段外出,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户外活动。
室内降温与通风空调使用保持室温在26-28℃,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定期清洁空调滤网,保证空气质量。每2-3小时开窗通风一次。自然通风利用对流原理开窗通风,早晚气温较低时打开门窗。使用电扇时避免直吹,保持室内空气流动。遮阳措施白天拉上遮光窗帘,阻挡阳光直射。可使用反光窗帘或遮阳膜,有效降低室内温度2-3℃。特别提醒:老人和儿童对温度变化敏感,需特别注意室内温度控制,避免过冷或过热环境。
饮食调节与营养补充富含水分的水果西瓜:含水量92%,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黄瓜:含水量96%,清热利尿桃子:补充钾元素,生津止渴梨:润肺清热,补充水分传统防暑饮品绿豆汤:清热解毒,消暑止渴藿香正气水:祛暑化湿酸梅汤:生津止渴,敛汗清淡饮食原则夏季应保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增加身体负担,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推荐食材苦瓜、冬瓜等清凉蔬菜绿叶蔬菜补充维生素豆制品提供优质蛋白粥类易消化吸收
夏季防暑饮食推荐解暑水果西瓜、哈密瓜、葡萄等高水分水果清凉饮品绿茶、菊花茶、薄荷茶等清热茶饮凉性蔬菜黄瓜、番茄、苦瓜等清爽蔬菜传统汤品绿豆汤、冬瓜汤等消暑汤品
特殊人群防暑注意事项老年人防护生理特点:体温调节能力减弱,出汗功能下降,对高温敏感度降低每日定时定量饮水,不等口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和饮用水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儿童防护生理特点: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排汗能力不足,体温调节系统未发育完全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衣物控制户外活动时间和强度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状态慢性病患者高危人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作业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第三章中暑急救与应急处理当中暑发生时,正确及时的急救措施可能挽救生命。掌握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法,在关键时刻能够从容应对,为专业医疗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发现中暑怎么办?立即转移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远离高温环境松解衣物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保持平卧,头部略抬高补充水分意识清醒者喝含盐饮料或凉开水,少量多次补充呼叫救援症状严重时立即拨打120,等待专业医疗救援重要提醒:如患者出现昏迷、抽搐、体温持续升高等重度中暑症状,必须立即送医,不可延误!
降温措施物理降温方法冷水擦拭:用凉水(不是冰水)擦拭身体,重点部位包括额头、颈部两侧、腋下、大腿根部等大血管经过处风扇辅助:使用风扇对着湿润的皮肤吹风,加速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冰敷降温:在额头、颈部放置冰袋或冷毛巾,但不要直接接触皮肤浸泡降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