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5届高考历史考点剖析(含解析)(内嵌音频+视频).docxVIP

专题六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5届高考历史考点剖析(含解析)(内嵌音频+视频).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专题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考点01辛亥革命(1-6)

考点0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7-1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03年,清政府为了奖励华商公司颁布章程,规定集股5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者,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1907年,又将最低标准降至20万元,最高标准降至2000万元。但据统计,1907年仅有一人获奖,1908年有两人获奖。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政府的奖励举措脱离实际 B.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C.统治者依然坚持抑商政策 D.新型股份制企业开始出现

2.1945年8月,收到蒋介石三封电报后,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并明确声明:我们愿意与中国国民党以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继续实行三三制原则 B.意在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C.致力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3.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湖北军政府于成立第二日即发表对外宣言书,表示将保护各国人民财产,承认既有的条约与借款,以此希冀各国严守中立。清廷在派兵镇压革命的同时,那桐、邹嘉来等官员还请求各国在京公使勿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并表示“外人倘受战事损失,政府尽可一力负担”。这体现出()

A.革命政权对外软弱妥协 B.外交中立原则遭到破坏

C.中国政局深受列强影响 D.西方政府同情革命党人

4.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同盟会成为合法组织。8月25日,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几个党派合并,在北京改组成国民党。1913年初,国民党在全国选举中获得参议院和众议院最多席位,成为国会中的最大党派。这一状况()

A.有利于推动中国的政体变革 B.使中国实现了民主政治

C.有利于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

5.民国六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山西督军兼省长阎锡山,复辟以来不受山西巡抚之命,而反发兵出晋赴京讨张勋,指张勋为叛逆,抑何悖谬若此耶?”这反映()

A.讨伐复辟的行为被作者认可 B.地方军阀势力的庞大

C.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作者思想具有保守性

6.清末以来持续十余年之久的“革命”与“改良”之争因辛亥革命而告终。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与青年党的“全民革命”几乎同时发起,竞相高举“革命”大旗,且均以“革命党”自居。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形成 B.革命话语为广大民众认同

C.救亡图存的探索不断深入 D.阶级矛盾为社会主要矛盾

7.下图为刊载于民国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新闻报》的漫画《一意进行》。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 B.表达国人维护共和制的决心

C.折射出政党政治的艰难曲折 D.讽刺军阀混战破坏民主政治

8.1912年,中国报社数从100家增加到500余家,但到了第二年,中国出现了“报灾”,报社数量一下子锐减了300多家,报刊减少了三分之二,北京报刊只剩20家,上海5家,汉口2家。这一状况折射出()

A.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萧条 B.国内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

C.信息传播方式的迭代更新 D.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深入

9.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针对是否恢复《临时约法》,各派主张如下表。

代表人物

主张

孙中山

庶事改良,或难骤举,至于规复约法,尊重民意机关,则惟一无二之方,无所用其踌躇者

梁启超

恢复旧约法和旧国会

段祺瑞

反对恢复民元约法,主张暂以民三约法为行政标准,要求各省派代表组织“修正约法委员会”以产生一部折中约法

冯国璋

恢复民元约法和旧国会,以表示对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约法之争是北洋派系之争的核心 B.民主共和理念得以广泛传播

C.党派激烈竞争推动政党政治发展 D.政治民主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10.民国初期的“府院之争”,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国家机构之间为争权而发生的矛盾冲突,在资本主义民主体制下是一种常态。但是发生在刚刚脱离有几千年专制传统的、初建共和的民国,则不能不有其特殊原因。这里的“特殊原因”主要是指()

A.古代帝王权力观念根深蒂固 B.临时约法在制度设计上的不足

C.黎段二人政治性格上的缺陷 D.美日对中国政局的插手与干预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衅启后,洋货进口顿绝,一般销泰西缎者,无从购买,纷纷向杭购买是级。”这一时期,仅杭州、湖州两地新设机器绸厂百余家。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传统丝织业竞争力凸显 B.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C.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共识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12.下表为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