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核心素养目标:1.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了解五四运动的史事,通过学生喊出的口号和工人阶级发挥的作用,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感受五四运动中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感悟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内涵。(家国情怀)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1课五四运动课程标准: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五四运动的史事,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感悟五四精神。
革新旧思想挽救民族危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革新旧思想挽救民族危亡结合教材P64和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材料一: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浪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材料二: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民国初期的政治混乱,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把人们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国民独立人格,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结合教材P64-65,完成表格中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革新旧思想挽救民族危亡开始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的卷首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陈独秀,安徽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创办《每周评论》,积极推动五四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人物扫描
革新旧思想挽救民族危亡结合教材P64-65,完成表格中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开始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人物扫描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聘请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北京大学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菅。北大红楼
油画《北大钟声》,又名《兼容并包》作者沈家蔚,创作于1988年这是一幅描绘五四时期在中国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油画作品。反映的是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延揽学界名流(包括势同水火互不相让的倡导新学与主张旧学的人物)同登教席、同台竞逐的情景。这幅群像共描绘了16位学人,按照从左至右他们依次是:刘师培、黄侃、沈尹默、陈独秀、胡适、朱希祖、辜鸿铭、马叙伦、蔡元培、李大钊、马幼渔、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梁漱溟、刘半农。基本上把蔡元培主政北大时的学术阵容包括殆尽了。众望所归的蔡元培被群像簇拥在画面的中心,这也是作者突出表现的重心所在。蔡先生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清末怪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九国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
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革新旧思想挽救民族危亡结合教材P65-66,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思想革命文学革命①抨击旧道德与旧文化;②提倡民主与科学(基本口号、核心、两面旗帜),提倡科学就是要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就是要反对愚昧。③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主张使用白话文。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批驳。①李大钊发表《孔子与宪法》等文,历数尊孔与宪法性质相悖之处,反对定孔教为国教。②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15+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pptx
- 4.14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pptx
- 3.9 秦统一中国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
- 4.13 罗斯福新政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pptx
-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 1.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 3.12+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 第二单元+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
- 4.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 3.9 秦统一中国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 4.13 五四运动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
- 7.20 国民党挑起内战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
- 3.13+东汉的兴衰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