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5年10月26日袁荣的初中历史组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日本平城京的格局模仿的是唐长安城,其规模相当于后者的四分之一。典籍、文学、服饰、器具也在这一时期源源不断从中国传入日本。一时之间,“唐风洋溢奈良城”。最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大和政权实现统一 B.大化改新推动变革
C.镰仓幕府把持大权 D.武士集团内部斗争
2.“六世纪起,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除了带来新宗教信仰外,还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材料中的日本人回国后发动了()
A.完成统一的革命
B.效仿唐朝典章制度的革命
C.封建性质的改革
D.建立国家土地私有制的改革
3.有学者写道:“对隋唐文化的学习和改革者前赴后继的努力,推动了日本短时期内实现了大飞跃……之后的日本堂堂正正地跃入了高级文化阶段。”此次大飞跃()
A.开启了全盘西化的学习之路
B.推动了日本国家的社会转型
C.挽救了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
D.增强了幕府将军的统治权威
4.大化改新是人类史上的一个特例:在没有外力强迫的基础上,一个国家能够如此主动、深入而全面地学习另一个国家,“脱胎换骨”“重新做国”。下面属于大化改新“脱胎换骨”的是()
A.使日本实现统一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出现了幕府统治 D.削弱了天皇特权
5.日本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
A.确立土地私有制
B.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以中国秦汉为师
D.使日本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6.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末期,人类社会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下列历史事件中属于封建社会的是()
A.印度建立种姓制度 B.颁布《十二铜表法》
C.苏格拉底之死 D.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7.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分封贵族为地方诸侯
B.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C.保留贵族的世袭特权
D.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8.日本的大化改新规定: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民、公地。这一举措()
A.增强了中央实力 B.提高了贵族地位
C.导致了土地兼并 D.促成了幕府统治
9.下列与日本大化改新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伯里克利改革
B.派遣遣唐使学习中国制度
C.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D.查理曼帝国分裂
10.“‘倭国’自知落后,深慕中华文明,欲移为己用。于是,远渡重洋,学习中国文明,使日本渐为文明先进之国。”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使武士集团开始掌握政权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使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11.10世纪,阿拉伯人来到中国收购了很多纸膜、毛毯、孔雀以及大黄(中药材)之类的物品,并将它们贩卖到南洋以及印度洋一带,再把这些地区的珊瑚、珍珠、棉布以及玻璃等制品带回来。这说明阿拉伯人()
A.重视科技理论的创新 B.加速世界市场的发展
C.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 D.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12.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是()
A.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代表
B.麦加大清真寺,地位尊崇
C.克尔白神庙,伊斯兰教圣地核心
D.帕特农神庙,古希腊建筑瑰宝
13.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同时产生
B.帝国的扩张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
C.基督教在阿拉伯国家中广泛传播
D.伊斯兰教赢得了拜占庭帝国民众的广泛支持
14.“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A.阿拉伯国家雏形诞生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交流融合
C.阿拉伯帝国疆域辽阔
D.阿拉伯文化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15.谚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下列谚语和历史现象对应错误的是()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关系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可获得市民身份
C.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古代日本人重视教育和知识
D.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一一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兴起
16.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是知识”。阿拉伯帝国重视知识的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_ 清洁生产概述第2章.PPT VIP
- 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英语《We Are Friends》课件.pptx
-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游戏》(高起专)考评作业-含答案.pdf VIP
- 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pdf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第3章.PPT VIP
- 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计划.doc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第5章.PPT VIP
- 学校关于成立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docx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第1章.pptx VIP
-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ch04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