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封窗没签合同
在装修这件事上,很多人觉得签合同是件麻烦事,尤其是像封阳台这样看似简单的工程,总觉得口头说清楚就行。可真等出了问题才发现,当初省下的那点时间,最后都变成了维权路上的坑。就像邻居张阿姨家,去年秋天找了小区门口的游击队封阳台,当时老板拍着胸脯说用的是最好的断桥铝,结果冬天还没到,窗户就漏风渗水。去找人理论时,对方翻脸不认账,说当初没说过这话,张阿姨手里只有一张手写收据,连个公章都没有,最后只能自认倒霉。这种事在现实中真不少见,没签合同的封窗工程,就像走钢丝没系安全绳,看着省事,实则步步惊心。
从法律上来说,就算没签合同,只要开工了或者付了钱,双方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合同关系。但问题在于,这个事实上的关系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全凭双方嘴说。去年我见过一个更糟心的案例,李先生为了图便宜找了家小作坊封阳台,当时口头约定用5毫米厚的钢化玻璃,结果安装时被邻居提醒,实际用的玻璃连3毫米都不到。李先生当场要求停工,可对方拿出转账记录说钱都付了一半,你现在让我们走?最后闹到派出所,警察也只能调解,因为没有书面约定,根本说不清到底该用多厚的玻璃。这种时候才明白,合同不是束缚,而是保护双方的底线。
最让人头疼的是质量问题。没有合同约定,什么算合格?什么算不合格?全凭施工方一张嘴。王女士家更离谱,封窗时没签合同,安装完发现窗户关不严实,一下雨就渗水。施工队来看了三次,每次都说正常现象,最后干脆不接电话。她想自己找人修,一问才知道,因为安装时打胶不规范,整个窗框都得重新固定,光维修费就得三千多。去找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工作人员说没有合同,没法认定责任方,建议她收集证据去法院起诉。可王女士翻遍手机,只有几句模糊的微信聊天记录,连对方公司名字都不知道,最后只能自己掏钱修。这种时候才发现,省下的那点合同钱,最后可能要十倍百倍地还回来。
还有工期问题,没签合同的工程就像脱缰的野马。张先生去年装修时,口头约定封窗15天完工,结果施工队断断续续干了一个多月。每次催进度,对方就说快了快了,可就是不见动静。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施工队同时接了好几个活,谁家催得紧就先干谁家的。张先生因为窗户没装好,后续的墙面装修、地板铺设全被耽误,硬生生多租了两个月的房子。去找施工队要赔偿,对方两手一摊:当初又没说延期要赔钱。这种时候才明白,合同里的工期条款不是摆设,是给双方的时间承诺上了把锁。
更麻烦的是遇到耍赖的商家。去年有个新闻,杭州有个小区十几户业主一起找了家公司封阳台,因为是团购,大家都没细看合同,结果签的根本不是正规合同,只是个报价单。等安装完发现,说好的进口五金件全换成了国产的,玻璃也不是约定的品牌。业主们集体去维权,公司老板直接跑路了。去法院起诉才发现,这家公司根本没有工商注册,就是个皮包公司。最后虽然胜诉了,却找不到人执行赔偿。这种时候才懂得,签合同前要看对方资质,要盖公章,这些看似繁琐的步骤,其实是在帮你筛选靠谱的商家。
那万一真的没签合同就出了问题,到底该怎么办?首先得赶紧收集证据,把所有能证明双方约定的东西都保存好。比如微信聊天记录,千万别删!去年有个业主就靠聊天记录里的玻璃必须是3C认证的这句话,成功让商家更换了不合格的玻璃。还有转账记录,最好在备注里写清楚封阳台预付款,而不是简单的装修款。收货单、材料清单,哪怕是送货师傅的签字,都可能成为关键证据。有个工长偷偷告诉我,他们最怕业主拿出详细的聊天记录,因为那些随口的承诺,最后都可能变成法庭上的证据。
然后要及时止损。发现问题别犹豫,该停工就停工。去年有个业主发现玻璃厚度不够,还让施工队继续安装,想着先装完再说,结果最后整面窗户都得拆掉重换。正确的做法是立刻叫停,然后书面通知对方问题所在,最好用快递寄过去,保留好快递单。这种时候别怕撕破脸,越拖损失越大。我见过最明智的一位业主,发现材料不对当天就报警,当着警察的面录了音,虽然最后没立案,但那段录音成了调解时的关键证据,帮他追回了大部分损失。
如果协商不成,就该找相关部门帮忙了。市场监管局是管这个的,带着证据去投诉,他们会出面调解。去年我们小区有三户业主一起去投诉,监管局的人直接把商家叫到办公室,当场比对材料样品,最后商家不仅返工,还赔偿了误工费。如果调解不成,还可以去法院起诉,现在小额诉讼流程很简单,诉讼费也不贵。有个业主没签合同,但因为保留了完整的沟通记录和付款凭证,法院最终判决商家赔偿3000元。记住,法律是保护弱者的,但你得先拿出证明自己有理的证据。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一开始就别踩坑。找封窗公司时,先看资质,有没有营业执照,有没有固定店面。那种路边游击队,今天在这明天在那,出了问题根本找不到人。然后一定要签正规合同,别信什么我们都是老客户,不用签合同的鬼话。合同里要写清楚材料品牌型号,比如断桥铝的型材品牌、玻璃厚度、五金件牌子,越详细越好。付款方式也很关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