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说课稿
篇1:苏教版三班级下科学复习题
1、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2、土壤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3、(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4、、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的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5、蚯蚓是(土壤自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6、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7、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山毁林)、(开窑烧砖)、(乱丢废旧电池)等。
8、爱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喷洒农药)、(乐观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扬)、(爱护蚯蚓)等。
篇2:苏教版三班级下科学复习题
1、有(水分)、(空气)和(相宜的温度),种子才能萌发。
2、种子旅行的方式:(1)利用风力:如蒲公英、挪威枫。(2)利用水力:如椰子、莲蓬。(3)利用弹力:如豆类的种子。(4)利用动物:如浆果、刺果等。
3、(根)有(固定植物)和(汲取养料)的作用。
4、(茎)担当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输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5、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6、花的构造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7、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经常还会进行(人工帮助授粉)。
8、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9、植物对人类的贡献:供应(食物)、(药材)、(饮料)、(纺织材料)、(家具)、(燃料)、(建筑材料)……
篇3:苏教版三班级下科学复习题
1、固体的性质是(固定的外形和体积,不会流淌)。
2、面糊、牙膏是(水与固体的混合),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
3、固体与固体可以(混合),也可以(分别)。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转变。
4、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5、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打算。
6、固体与液体分别的方法有三种:过滤(米与水的分别)、沉淀(泥沙与水的分别)、蒸发(水与盐的分别)。
7、液体的共同性质是都(没有固定的外形),都(会流淌),都(有表面张力)。
8、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有:(转变物体的外形)、(借助漂移物)、(转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
9、在渔网上面拴泡沫塑料等轻的物体,下面拴铁块等重的物体,可让渔网立起来。
10、比较液体性质的方法有:(眼看)、(鼻闻)、(舌尝)、(比轻重)、(比流淌的快慢)、(比露珠的外形)等。
篇4:苏教版三班级下科学复习题
1、我们可以从(气温)、(降水量)、(风向)、(风力)、(湿度)、(云量)等方面来描述天气。
2、熟悉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晴)、(阴)、(多云)、(雨)、(风)、(雪)等。
3、能预报天气的谚语有:(蜻蜓低飞要下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4、用来测(气温)的(温度表)又叫寒暑表。
5、学会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6、37摄氏度写作(37℃)0摄氏度写作(0℃)零下5摄氏度写作(—5℃)4℃读作(4摄氏度)
7、测雨量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雨量器的大小、外形不同,测得的结果是(相同)的。
8、天气预报中雨量的等级划分标准是: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是(小雨);(10—25毫米之间)的是(中雨);(25——50毫米之间)的是(大雨);(50——100毫米之间)的是(暴雨);(100——200毫米之间)的是(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是(特大暴雨)。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从东面吹来的风是(东风)。当红旗飘向西时,吹的是(东风)。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0、(气候特征)是肯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11、(季节)是依据特定气候特征划分的时间段。
12、柳树一年四季的变化状况:春季(发芽长叶)、夏季(枝繁叶茂)、秋季(树叶枯黄)、冬季(树叶落光)。
13、把器材与测量内容连线:
寒暑表——气温雨量器——降水量风向标——风向
风力计——风速湿度计——空气的湿度气压计——大气压
血压计——血压电子秤——重量秒表——时间长短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