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重点古诗文讲解笔记.docxVIP

初中语文重点古诗文讲解笔记.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重点古诗文讲解笔记

引言:为何学,如何学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更以其精炼优美的语言、深邃隽永的思想,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学好古诗文,不仅有助于应对考试,更能让我们与先贤对话,理解民族精神的根脉。这份笔记旨在梳理初中阶段重点古诗文的核心知识点,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份清晰、实用的学习指引。请记住,学习古诗文,重在理解其内涵,而非死记硬背。建议结合注释,反复诵读,细心体会。

一、《论语》十二章(选读)

(一)作家作品及背景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二)重点字词解析

1.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习,温习、复习。

2.说(yuè):通“悦”,愉快,高兴。

3.愠(yùn):生气,发怒。

4.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

6.忠:尽心竭力。

7.信:真诚,诚实。

8.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9.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0.殆(dài):疑惑。

11.逾矩(yújǔ):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12.堪(kān):能忍受。

13.好(hào):喜爱,爱好。

14.乐(lè):以……为乐趣。

15.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焉,于此,在其中。

1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

1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这,指河水。夫(fú),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舍,舍弃,放弃。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三军,指军队。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夺,改变。

(三)关键句段理解与主旨

《论语》十二章内容涵盖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为人处世等多个方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从学习、交友、个人修养三个层面展现了君子的境界,强调学习的乐趣、朋友相聚的喜悦以及君子胸怀的豁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明了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的道理,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出了学习的三个层次,以“乐”为最高境界,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善于取长补短的学习态度。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了坚守志向的重要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旨:《论语》选章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教育理念、道德修养和人生智慧,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源头,对后世影响深远。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作家作品及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其诗多反映社会动荡、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被称为“诗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定居。秋风卷走了他草堂的屋顶茅草,又逢连夜雨,诗人在困苦中写下此诗。

(二)重点字词解析

1.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八月深秋,狂风大声吼叫。号,呼啸。

2.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三,表多数。

3.茅飞渡江洒江郊: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江边上。

4.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罥,挂。长林,高大的树林。

5.下者飘转沉塘坳(ào):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

6.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狠心如此。对面,当面。

7.公然抱茅入竹去: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公然,公开地,毫无顾忌地。竹,竹林。

8.唇焦口燥呼不得: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呼不得,喝止不住。

9.归来倚杖自叹息: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倚杖,拄着拐杖。

10.俄顷(éqǐng)风定云墨色:一会

文档评论(0)

结世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