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新第二编 训练13 中国近现代史大题专练(一).pptxVIP

2026版《金版教程》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新第二编 训练13 中国近现代史大题专练(一).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训练13中国近现代史大题专练(一);题号;1.(2024·江西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后,严复提出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就要亡国灭种,为“天演”所淘汰。1898年,康有为用“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来解释历史的演进。1903年,康有为表示“有竞争则不能平等,则人人不能皆强……于是有弱者矣,于是有危者矣”。进化论的介绍和传播,影响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49)》等;材料二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1917年1月,胡适表示“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1918年11月,李大钊指出欧战的胜利“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是廿世纪新潮流的胜利”。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齐集天安门广场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同年6月5-11日,上海参加罢工的工厂企业达50多家,参加罢工工人前后有六七万人。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得其助力仍在发展,各种宣传新文化的报刊数量增加不少,但其主导趋向却有了明显的变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时期思想启蒙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与维新思想启蒙相比,概述五四后新文化思想启蒙的变化特点及其历史意义。;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严复提出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就要亡国灭种”“有竞争则不能平等,则人人不能皆强”可知,过度强调竞争,忽视社会公平;据材料一“进化论的介绍和传播,影响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可知,仅面向知识阶层,忽视了人民大众的力量。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影响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材料二“参加罢工工人前后有六七万人”可知,从面向知识阶层到人民大众;据材料一“进化论的介绍和传播”和材料二“是赤旗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主导趋向却有了???显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可知,从学习欧美(西方)到学习俄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共成立以及阶级、思想等方面回答即可。;2.(2024·甘肃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6年,总理衙门令派出游历之人,“沿途留心,将该国一切山川形势、风土人情随时记载,带回中国,以资印证”。

晚清中国人的海外旅行及写作,小则增广见闻,备述异国风情,大则察考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甚至改造思想、知识,重绘世界之图景。

——摘编自《异城与新学:晚清海外旅行写作研究》

材料二旅行可使国人于国内各地山川之形势,人物之分布与国防之重要,一一有正确之了解,就国家方面,旅行可联络感情,把爱一乡的观念,扩大到爱整个的国家。此外,我们应于欣赏山水之余,关怀前贤往哲之嘉言懿行,所以游于西湖,应联想岳武穆的精忠。

——摘编自抗战时期的《旅行杂志》;材料三每一个旅行者都将是祖国开发的一员。旅行团的组织是要把过去只有少数人享有的旅行权利扩张到广大的社会阶层中去。农村和工厂的劳动英雄会有交换旅行。团体旅行充实了集体生活的内容,对于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

——摘编自1950-1951年的《旅行杂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不同时期国人对旅行功能的认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针对问题(1)得出的认识,联系时代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沿途留心,将该国一切山川形势、风土人情随时记载,带回中国,以资印证”“小则增广见闻,备述异国风情,大则察考制度,推动社会进步,甚至改造思想、知识”分析晚清时期的旅行功能;根据材料二“旅行可使国人于国内各地山川之形势,人物之分布与国防之重要,一一有正确之了解,就国家方面,旅行可联络感情,把爱一乡的观念,扩大到爱整个的国家”“游于西湖,应联想岳武穆的精忠”分析抗战时期的旅行功能;根据材料三“旅行团的组织是要把过去只有少数人享有的旅行权利扩张到广大的社会阶层中去”“团体旅行充实了集体生活的内容,对于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旅行功能。第(2)问,分别结合晚清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背景作答。;3.(2024·天津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晚清时,黄河、永定河等水患严重。1882年,李鸿章尝试使用西方机器船治河,清淤疏浚效果不佳,清廷批示,此机器船“起泥不灵,看来竟是废物,嗣后毋庸购买”。1886年,醇亲王等人又以现用船只“笨滞无力”为由,奏请“购造试办”西方机器船,若用来拖带传统刷沙工具,可“事半功倍”;清廷允准。山东巡抚购买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勇气可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这个人懒得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