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言文常用句式及翻译技巧指导
文言文者,中华数千年文化之载体也。其言简意赅,韵味悠长,然句式与今之白话多有不同,翻译之时,若不得其法,往往窒碍难行。今不揣浅陋,试将文言文常用句式及翻译之要诀缕析如下,冀能为初学者指点迷津,于研读古文有所裨益。
一、常用句式辨析
文言文句式,虽历代演变,然其要者有常。明乎此,则文义自显。
(一)判断句
判断句者,所以明辨事物之性质、类别、关系也。其常见形式有:
1.“……者,……也”式:此为典型之判断句式。“者”表提顿,“也”表判断。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译:陈胜,是阳城人。
2.“……,……也”式:省去“者”字,仅以“也”字煞尾表判断。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者,……”式:省去“也”字,“者”字表判断。
*例:“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译:粟,是老百姓种植的。
4.无标志判断句:依靠语意直接判断,无判断词。
*例:“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译: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5.“乃”“必”“即”“皆”“固”“诚”等副词表判断: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译:应当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6.“为”字表判断:“为”在此处可译为“是”。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洢《核舟记》)
*译: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翻译判断句,关键在于准确译出判断词“是”,或通过语意体现判断语气。
(二)被动句
被动句者,主语为动作之承受者也。现代汉语多以“被”字表被动,文言则形式多样。
1.“于”字式:动作之后用“于”引出主动者。
*例:“受制于人。”(《三国志·诸葛亮传》)
*译:被别人控制。
2.“见”字式:主语后用“见”表被动,“见”可译为“被”。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译: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毁谤。
*若需引出主动者,则用“见……于……”式。
*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译:我将长久地被有见识的人嘲笑。
3.“为”字式:“为”可直接表被动,或“为……所……”式。
*例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译: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被他所用。
*例2:“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译: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俘虏。
4.无标志被动句(意念被动):仅凭语意判断被动,无明显标志词。
*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译:不停地雕刻,金属和石头也能被雕刻(成器)。
翻译被动句,需将被动关系明确化,通常译为“被……”或根据语境调整,使主语的被动地位清晰。
(三)倒装句
文言句法,多有颠倒,以强调、对仗或音韵故也。翻译时需调整为现代汉语正常语序。
1.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析:“欺”为动词,“余”为代词宾语,置于“欺”前。正常语序“不欺余”。
*译: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析:“在”为动词,“安”为疑问代词宾语,置于“在”前。正常语序“在安”。
*译:沛公在哪里?
*“之”“是”为提宾标志:“之”“是”无实义,仅起强调宾语前置的作用。
*例1:“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析:“有”为动词,“陋”为宾语,“之”为提宾标志。正常语序“有何陋”。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例2:“唯利是图。”
*析:“图”为动词,“利”为宾语,“是”为提宾标志。正常语序“唯图利”。
*译:只图谋利益。
2.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状语置于动词之后,多为由“于”“以”等介词组成的介宾短语。
*“于”字短语作状语后置:
*例:“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
*析:“于长勺”为介宾短语,表地点,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于长勺战”。
*译:在长勺作战。
*“以”字短语作状语后置:
*例:“咨臣以当世之事。”(诸葛亮《出师表》)
*析:“以当世之事”为介宾短语,表方式、内容,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以当世之事咨臣”。
*译:拿当代的大事来询问我。
3.定语后置:定语置于中心语之后。
*“中心语+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