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美丽赣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位于赣州城西北郊6.8公里处,面积为6平方公里,这里岩深谷邃,树木参天,丹崖绝壁,风景秀丽,是一处发育十分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因为“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而得名通天岩。自唐代以来,风光旖旎的通天岩就被开创为石窟寺。至北宋时期,通天岩石窟造像的开创达到了高潮。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现保存着唐宋以来摩崖造像358尊,北宋至民国的题刻128品,是一座珍贵的石窟艺术宝库。
通天岩风景区包括古代石刻区和现代休闲区二部分。古代石刻区是景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它主要是由观心岩、忘归岩、龙虎岩、通天岩、翠微岩等五个岩洞组成。具有“丹霞地貌独特,生态景致宜人,文物遗迹丰厚,石窟艺术宝库”四大特色。;位于赣州城东北角的古城墙上,是赣州古城的象征。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因郡守孔宗瀚筑台后绘《虔州八境图》并求诗于苏轼而得名。台高3层,28米,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红楼碧瓦,溢彩流金,蔚为壮观。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遗。;座落在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上,海拔131米,是城区的制高点。以其地山势高埠、郁然孤峙,故名。郁孤台在唐代宗时就有记载,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其中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菩萨蛮》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成为千古绝唱。景因文传,郁孤台也随之名扬四海。原台已毁,但有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所建的全木结构的楼台一座,1982年重建时改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其形制外观均未改动,仍为3层、高17米。登上郁孤台,可鸟瞰古城全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长3600多米。赣州古城墙是唐末客家人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任赣州知州,开始用砖修筑城墙。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太平军两次攻城,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六次攻城,都没有攻破。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涌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这些城墙、城门不仅成为今天的游览景点,而且至今还在为赣州防洪发挥重要作用。
;;始建于南宋时期,始建者叫洪迈,江西鄱阳人,在赣州当过知军。著有《容斋随笔》,是唐宋笔记中规模最大、影响甚深的一部笔记。古浮桥全长400米,用了100只小船拼接而成,每三只为一组,整座浮桥分为33组,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铁锚固定在江面之上。赣江水运繁忙的时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开启一次,让船只通过。过去在很多临江的城市都有浮桥,现在其他城市已不多见了。这一古老的交通设施,在赣州已沿用了900多年,构成了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景观。
?;位于赣州老城区的东南部,占地约7000平方米。赣州文庙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文庙不论规模大小,等级高低,它的平面布局都是一样的。整个建筑群分为三组,采取平行轴线方式布局:中轴线上有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东轴线上有魁星阁、尊经阁;西轴线上有节孝祠。这些建筑现在有一些已经没有了。按古代的建筑习惯,一般是座北朝南,但赣州城内有相当一部分古建筑的中轴线,都是南偏东30度以上,象郁孤台、文庙就属一例。其原因是为了使建筑物的中轴线正对峰山主峰,以构成对景。文庙的建筑群,主要建筑于主轴线上,并由围墙结合建筑物形成院落。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利用东庑和名宦祠、乡贤祠,将屋面连成一片,形成了一座具有南方建筑特色的天井式院落。
大成殿是整个文庙的精华所在,大殿构筑于高1.5米的台基之上,占地约750平方米,殿高13米,是目前赣南保存最大的一幢古代建筑。大成殿的木梁架结构与文庙建筑群的其它建筑有所不同,采用大木和斗拱,颇具地方特色。而这些异形雕花拱,不仅起到了承重构件的作用,而且有着极强的装饰效果。大成殿的瓦面用的是景德镇的高温彩瓷琉璃瓦。用瓷器作瓦面,这是赣州独有的,是孤品,连北京故宫的瓦面都是陶的。目前看到的大成殿,是清朝乾隆年间留下的,有将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