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电梯井道测量放线专项技术交底要点
干了十来年电梯安装,我最常跟徒弟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井道测量放线是电梯的‘地基’,这步错了,后面装得再漂亮都是歪的。”这句话听起来糙,但却是无数次返工经验换来的教训。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这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测量放线活儿,从准备到收尾,每个环节都得像绣花似的细。
一、为啥说测量放线是“命门”?先把重要性掰扯清楚
电梯安装圈有句行话:“井道准不准,决定电梯稳不稳。”井道测量放线是连接土建结构与电梯设备的关键纽带——它要把图纸上的理论数据,转化为井道里实实在在的基准线;要提前发现土建偏差,避免后期安装“对不上号”;更要为导轨、门机、缓冲器等核心部件的定位提供精准参照。
我见过最严重的一次:某小区井道测量时图省事没测井道垂直度,结果导轨装到一半发现墙面倾斜,整根导轨扭曲变形,最后拆了重测、重放线、重装,耽误了半个月工期,甲方差点要扣钱。所以说,这一步不是“走过场”,是“定乾坤”。
二、准备阶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具、人、资料一个都不能少
(一)工具清单:不止是尺子,每个家伙什儿都有讲究
测量放线的工具得像“武器库”,但可不能凑数——
激光投线仪:得选高精度(误差≤±1mm/5m)的,用前必须校准。记得有回新手没校准,投出来的水平线歪了3mm,最后测井道净空全错了。
50米钢卷尺:得选带温度补偿的,冬天钢卷尺会收缩,夏天会拉伸,测长距离必须做温度修正(比如温差10℃,10米误差约1mm)。
0.3mm钢丝线+10kg重锤:钢丝要选无弹性的,重锤得够沉(我一般用10kg),不然风一吹线就晃,测出来的垂直线都是“波浪线”。
水平尺、角尺、记号笔、墨盒:水平尺要选电子数显的,比传统气泡尺准;记号笔得用防水的,井道里潮,普通笔一擦就没。
(二)人员配置:“老人带新人”不是形式,是经验传承
测量组至少3个人:一个主测(5年以上经验,熟悉图纸和规范)、一个辅助(2年以上,能熟练操作工具)、一个记录(得细心,数字不能记混)。我带徒弟时,头三个月只让他拿尺子、扶线坠,先练“稳”功——手一抖,数据就差2mm,后面全乱套。
(三)资料核对:图纸不是“参考”,是“圣旨”
进场前必须拿到三套资料:
土建结构图:标注了井道尺寸、层高、预留洞口位置;
电梯安装图:厂家提供的导轨间距、门机中心线、缓冲器位置等参数;
建筑标高基准线:一般是+50线或+100线,这是测层高和门洞口标高的“根”。
我遇过最坑的情况:土建图和电梯图的井道净宽差了5cm,结果测量时按土建图放了线,等电梯到货才发现导轨装不下,最后让土建砸墙返工,损失好几万。所以,资料核对一定要“咬文嚼字”,有矛盾立刻找甲方、设计院三方确认。
三、测量实战:从“基准线”到“关键点”,每一步都要“钉是钉铆是铆”
(一)第一步:找“总基准”——确定井道垂直基准面
这一步是“定盘星”。首先,用激光投线仪从机房地面垂直向下投测,在底坑地面打一个基准点(A点);再从底坑向上投测到机房,打另一个基准点(A’点)。两点连线就是井道的垂直中心线。
但实际操作中,土建井道难免有偏差——比如墙面凹凸不平、预留洞口错位。这时候得“以结构定基准”:如果井道四角垂直偏差不超过10mm,就以激光投测点为准;如果偏差超过15mm,就得重新选“相对垂直”的墙面作为基准面(比如选误差最小的两个墙面,弹出它们的中心线)。
(二)第二步:测“三大核心数据”——高度、净空、垂直度
井道总高度测量:从底坑地面到机房楼板底面,用钢卷尺分段测量(每5米做一次标记),避免累计误差。比如总高30米,分6段测,每段5米,最后相加。测的时候得两个人拉尺,用力要均匀(一般30N拉力),不然尺子松了数据就小,紧了就大。
井道净空尺寸测量:每层测四个角的净宽、净深(前后左右各测一次)。比如井道设计净宽2100mm,实际测出来可能东边2080mm、西边2120mm,这时候要取平均值(2100mm),但如果偏差超过30mm(比如一边2050mm,一边2150mm),就得记录为“井道偏斜”,后续得调整导轨支架位置。
井道垂直度测量:用钢丝线挂重锤,从机房顶层垂直下到底坑,测量钢丝线与各层墙面的距离。正常偏差每5米不超过10mm,全高不超过30mm。如果某层偏差突然变大(比如中间某层偏了20mm),可能是土建施工时模板跑模了,必须重点标注。
(三)第三步:放“定位线”——导轨、门机、缓冲器的“坐标”
导轨中心线:根据电梯图的导轨间距(比如1800mm),以井道垂直基准线为中心,向两侧各量900mm,弹出两条导轨中心线。这两条线必须垂直到底,误差不能超过1mm——导轨装偏了,电梯运行时会“啃轨”,异响、抖动都是轻的,严重了会卡梯。
层门中心线:每层门洞口中心必须与导轨中心线对齐(偏差≤5mm)。测的时候,先用角尺从导轨中心线向门洞口方向量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