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静女》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VIP

[高中语文]《静女》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习检查姝(shū)俟(sì)隅(yú)踟蹰(chíchú)娈(luán)贻(yí)炜(wěi)荑(tí)①见:通“现”,出现。②爱:通“薆”,隐藏,遮掩。③说:通“悦”,喜爱。④女:通“汝”,你,这里代指彤管。⑤匪:通“非”,不是。⑥姝:美丽漂亮⑦城隅:城角⑧踟蹰:徘徊⑨娈:美好⑩洵:确实

诗经·邶风静女

激趣导入“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女相与歌咏,各言其情。”

1.了解《诗经》有关的基础知识,积累文化常识;2.鉴赏诗歌的“赋”、细节描写、反复、象征等艺术手法;3.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爱情的美好和甜蜜。素养目标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走近《诗经》

《诗经》“六义”内容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手法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诗经》写作特点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的句式;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写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内涵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表达效果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内容主题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人云:“声音相合谓之韵”用白话说韵就是一个字的收声,大致就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的发音。韵母相近的字叫“同韵”,诗人在句末使用同韵的字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给诗歌造成一种悠扬和谐,循环往复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还要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顿挫抑扬之味。活动一:品诗中之韵,感音乐之美

任务一:聆听诗朗诵,用“/”划分朗读节奏。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任务二:自由诵读,概括章节内容。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写青年之急。(相候)写青年之恋。(相赠)写青年之诚。(相悦)

文学作品善于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如,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等正面描写,对比、反衬等侧面描写。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中,主要人物形象通常只有一个,是作品刻画的核心对象,往往用来揭示作品的主题;次要人物形象往往用来衬托主要人物形象,一般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活动二:分析手法,概括形象

分析男子形象①有爱慕之心、有诚信之心。姑娘是因为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情而不来呢,还是她对自己变了心而故意失约不来呢?男子非常着急不安,反映他对女子的深情。②有忍耐之心。他如约而至未见女子却并未离开,也没有口出怨言。③忠厚淳朴。女主人公没有出现,男主人公是“爱而不见,搔首踟躇”,急得他是挠头、抓耳又挠腮,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由此可见,男主人公目前是一位憨厚朴实且真诚痴情的好男儿。

①细节描写:“骚首踟蹰”、“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表现了男青年急而不得见的焦急心态、憨厚的性格和对女子的喜爱之情。②双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思考3:本诗在表现男青年的形象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手法?

分析静女形象①不静。②“爱而不见”足见女子的调皮、可爱、活泼。③但从“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可知,在男子看来该女子是娴静温婉美丽的;男子已经沉迷于对女子的喜爱之中,被迷得不知道审美标准了,就用“静”来代替理想的称呼。思考1:“静女”到底静不静?为什么?

①静女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观察一下有没有异常情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