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经典变态心理学测试题含恐怖答案解析.docxVIP

2025年经典变态心理学测试题含恐怖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经典变态心理学测试题含恐怖答案解析

场景一:社区志愿者的周末

28岁的林夏是社区公认的“热心肠”,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志愿者。每周六上午9点,她会准时出现在社区活动中心,带领独居老人做手工、陪留守儿童辅导作业。邻居们说她“比亲闺女还贴心”。但最近三个月,保洁阿姨发现活动室的储物柜里多了些奇怪的东西:半瓶用注射器分装的镇静剂(标签显示来自市立医院药房)、三本带锁的日记本(其中一本扉页写着“替他们记住”)、还有一袋用保鲜膜层层包裹的碎发——经比对,分别属于上周刚搬走的72岁张奶奶、前月转学的10岁男孩小宇,以及上个月因突发心梗去世的王爷爷。

问题:根据以下选项,判断林夏的异常行为最可能指向哪种心理障碍?

A.表演型人格障碍(戏剧性过度表达情感)

B.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漠视他人权利)

C.强迫型人格障碍(过度关注秩序)

D.依赖型人格障碍(过度需要被照顾)

答案解析:正确答案为B。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是对他人权利的漠视与侵犯,常伴随欺骗性、冲动性及缺乏共情。表面上的“热心”可能是一种操纵性社交策略——林夏通过扮演“完美志愿者”获取目标群体的信任,进而实施隐蔽的控制行为(收集他人私人物品、获取药物)。“替他们记住”的日记内容若被破译,很可能暴露其将他人视为“提线木偶”的扭曲认知:通过占有他人痕迹(头发、药物)维持对关系的掌控感。值得注意的是,反社会型人格者的“亲社会行为”往往具有明确目的性(如获得社会认可作为掩护),与真实共情无关。其收集的镇静剂若被用于限制目标行动(如“防止张奶奶搬走离开自己”),则可能升级为实际伤害行为。

场景二:深夜便利店的监控

24小时便利店店员小刘调看凌晨3点的监控时,发现常客陈默的异常举动:他像往常一样买了一瓶矿泉水,却没有直接离开,而是走到店外花坛边,用指甲抠下一块湿润的泥土,放进矿泉水瓶摇晃,再仰头喝掉。这个过程重复了三次,直到瓶中只剩浑浊的泥水。小刘记得陈默是附近IT公司的程序员,平时沉默但礼貌,每月15号发薪日会买一束百合放在店门口(他说“妈妈生前最爱的花”)。三天后,陈默因胃出血被送医,医生在他胃里发现大量泥沙和植物根茎——而他坚持“那是妈妈煮的汤,凉了就会沉底”。

问题:结合以下信息,最可能的诊断是?

(补充线索:陈默手机备忘录显示,近半年每天凌晨2点会收到一条未显示号码的短信:“汤快凉了”)

A.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幻觉/妄想)

B.躯体变形障碍(过度关注身体缺陷)

C.进食障碍(异食癖)

D.复杂型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童年创伤导致的解离)

答案解析:正确答案为A。精神分裂症的典型阳性症状包括幻觉(感知到不存在的刺激)与妄想(坚信不真实的信念)。陈默将泥沙水感知为“妈妈煮的汤”,属于味觉幻觉(幻味);“汤快凉了”的短信若经核查为不存在的外部刺激(如手机运营商确认无发送记录),则可能是幻听的转化(将脑海中的声音误认为短信)。关键线索是“妈妈生前最爱的花”与“妈妈煮的汤”的关联——若其母实际在他12岁时因胃癌去世(需补充病史),则“汤”可能是创伤记忆的扭曲再现(母亲临终前因化疗无法进食,他可能产生“没让妈妈喝到最后一口汤”的自责)。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常与患者的核心创伤相关,通过扭曲现实来缓解未处理的心理冲突。值得警惕的是,随着病情发展,幻味可能泛化(如将正常食物感知为“毒药”拒绝进食),或妄想升级(认为“有人偷换了妈妈的汤”而攻击他人)。

场景三:心理诊所的沙盘

14岁的小晴在第三次沙盘治疗时,用沙子堆出一个封闭的“地下城堡”,城堡入口插着七把玩具锁,内部摆着三具背对入口的人偶(分别标注“我”“爸爸”“妈妈”),城堡顶部压着一本翻开的《童话大全》,书页间夹着带血渍的纸巾(小晴解释“是流鼻血擦的”)。治疗师注意到,前两次沙盘里,小晴曾用湖水淹没“学校”模型,用火焰烧熔“老师”人偶(用红色橡皮泥替代),而这次的“地下城堡”是她第一次主动描述细节:“他们在里面很安全,外面有吃人的狼,只有我知道怎么锁门。”

问题: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小晴的沙盘投射最可能反映哪种障碍?

(补充背景:小晴三个月前转学,成绩从年级前十跌至倒数,班主任反映她“总盯着教室窗户,说外面有人看她”;母亲透露她最近总在凌晨4点起床叠被子,必须叠成“豆腐块”,否则重叠到天亮)

A.分离焦虑障碍(过度害怕与依恋对象分离)

B.对立违抗障碍(故意对抗权威)

C.广泛性焦虑障碍(过度担忧多种事件)

D.强迫症(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

答案解析:正确答案为D。强迫症的核心是侵入性的强迫观念(无法控制的负面想法)引发焦虑,继而通过强迫行为(重复动作)缓解。小晴的“地下城堡”象征她试图通过“锁门”(强迫行为)

文档评论(0)

yclhd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