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厂报废仓库管理制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塑料厂报废仓库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何要立这套“规矩”?

在塑料生产车间待过的人都知道,生产线转起来时,边角料、残次品、过期原料像潮水一样涌出来。这些“没用的东西”如果随便堆在角落,轻则占地方、落灰尘,重则混着未冷却的废塑料引发火灾,或者被雨水泡了渗出有害物质污染土壤——我亲眼见过某厂因为报废品管理混乱,雨水冲刷后仓库周边草木发黄的情况,那叫一个心疼。

所以,咱们这套《塑料厂报废仓库管理制度》的核心目的就三个:安全兜底、环保合规、降本增效。既得让这些“麻烦货”不惹事,又得把能再利用的挑出来减少浪费,更得符合国家对工业固废、危废的管理要求。制度适用于全厂所有生产环节产生的报废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料,也包括含色母、添加剂的复合废塑料)、因质量问题报废的成品/半成品,以及因过期、包装破损无法继续使用的原料。

二、管理职责:谁来管?管什么?

(一)生产部门:源头把关人

车间主任和质检组长是第一责任人。每天下班前,产线必须把当天产生的报废品按“可回收”“不可回收”“疑似危废”三个大类分好,用带盖的铁桶或防漏编织袋暂存。记得我刚当仓管员那会儿,有次收到一堆混着机油的废塑料,一问才知道是机修工随手把擦机器的废抹布扔进了报废箱——这种事现在必须杜绝,生产部门得在报废品产生时就做好初步分类,贴上临时标签(比如“PE边角料-无油污”“ABS次品-含色母”)。

(二)仓储部:总管家

仓库主管是直接责任人,手下配2-3名专职管理员(最好有1年以上塑料厂经验)。他们的活最杂:既要核对生产部门送来的报废品是否与交接单一致(数量、分类对不对),又要定期检查存储环境(温湿度、通风够不够),还要盯着出库流程别出错。去年有个新管理员漏看了一批带残胶的废PET,堆在阴凉区结果发霉了,后来处理时多花了清洗费——这就是职责没压实的教训。

(三)安全环保部:监工+顾问

每月至少2次突击检查仓库,重点查危废(比如含阻燃剂、增塑剂的废塑料)是否单独存放,消防器材是否完好(灭火器压力够不够、消防通道堵没堵),还有台账记录全不全。他们还得负责联系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帮仓储部做环保备案——毕竟现在环保查得严,随便找个收废品的拉走?那可不行,得有转移联单留底。

(四)技术部:智囊团

定期来仓库“挑宝贝”。比如那些只是颜色不对但材质完好的废塑料,技术部可以测测熔指、拉力,看看能不能回掺到新料里用;对那些确实没法再用的,他们得帮忙定处置方案(是粉碎后填埋,还是高温焚烧)。我们厂去年就靠技术部把一批报废的PP编织袋粉碎后,按10%比例掺到新料里做地垫,一年省了十多万原料钱。

三、入库管理:收“废品”不是“收破烂”

(一)分类标准:比买菜分品种还细

别觉得报废品都是“垃圾”,分类错了麻烦大了。具体分四类:

可回收再生类:纯树脂边角料(比如未染色的PE吹膜边角料)、无明显污染的合格品残次件(比如尺寸超差但无断裂的塑料盒);

可回掺利用类:含色母但同色系的废塑料(比如红色PP次品)、轻微油污但可清洗的废原料(用专用溶剂擦一遍就能用);

一般工业固废:混有多种材质但无毒性的废塑料(比如PE+PP的混合边角料)、老化严重无法再生的废制品(脆化的塑料筐);

危险废物:含阻燃剂(如溴系阻燃剂)的废电器外壳、含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的废薄膜、被化学原料污染的废包装(装过酸碱的塑料桶)。

(二)验收流程:三步确认法

生产部门送来报废品时,仓管员必须“眼到、手到、笔到”:

第一步核对单据:看《报废品交接单》上的品种、数量、分类是否和实物一致(比如单子写“PE边角料50kg”,实际称了只有48kg,那得找车间问清楚);

第二步感官检查:戴手套翻找有没有混进金属、玻璃(这些会损坏后续再生设备),闻闻有没有刺鼻气味(有异味可能是危废没标清楚);

第三步取样留存:每批货抽5%装小密封袋,贴好标签(比如“202X年X月X日-PE边角料-3号产线”),万一后面处理时出问题能追溯。

(三)标识要求:标签就是“身份证”

每个存储容器(吨袋、铁箱)必须贴三联标签:

正面标基础信息:品种(PE/ABS等)、分类(可回收/危废)、重量、入仓日期;

侧面标风险提示:危废要画骷髅头+“有害”,可回掺的标“需检测后使用”;

背面留责任人:填送料的车间班长和接收的仓管员名字(不是工号,是真名,出问题能直接找)。

记得有次没贴标签,一批含阻燃剂的废塑料和普通边角料混堆了,后来处置时被环保部门查出来,光整改就花了半个月——这标签真不是形式,是保命符。

四、存储管理:放对位置比堆得高更重要

(一)分区管理:像超市分货架一样

仓库要划成四个专区,用黄线标得清清楚楚:

可回收区:放能再生或回掺的废塑料,必须用透气的网眼袋装(防止闷着发热),堆高不超过2米(太高容易倒),离墙面至少0.5米(留通风和检查空间);

一般固废区:放没法再生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