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十二章生命与生物科技的发展与人物第1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前言生命與生物科技並非新興技術,長期以來人類已仰賴其作為食品及醫療之用,從早期利用微生物對有機物進行代謝分解,到醫療用的抗生素、疫苗、以及水果、花卉、農作物的改良育種等。近年來,由於遺傳科學的突破,遺傳密碼逐漸為人所知,生命與生物科技的潛力得以完全發揮所謂生命與生物科技即是利用生物(動物、植物、或微生物)或其產物來生產對人類醫學或農業有用的物質或產品。12-*第2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2.1何謂生命科技生命科學解釋什麼是生命、生命的起源、人類演化的過程即設法解釋生命存在的意義和生命的目的,尤其是人類生命在地球上的意義和目的。生命科技是科學家運用科學程序來探討、了解、解釋生命現象的學問。地球之外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地球與人類在浩瀚的宇宙是否是唯一的?這類的問題,數千年來一直困擾著哲學家與科學家。但直到最近,人類才有足夠的生命科技能力,試著去回答這些問題。12-*第3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2.2生命科技的發展由於近年種種基礎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生命科學的應用已產生革命性的轉變,極可能改變將來產業的結構。生命科技發展包括三大方向:(1)遺傳工程(2)細胞融合與培養技術(3)蛋白質工程技術12-*第4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2.2.1遺傳工程將合成或來自生物的不同DNA片段連接上,再轉至另一細胞內的技術稱為遺傳工程或基因重組技術(recombinantDNAtechnology)。基因可以透過複製的過程,將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從而控制生物的個體性狀表現。由於遺傳工程具有改變生物特性的能力,為善為惡全在一念之間,故此先進國家都訂有研究準則,例如基因接合菌株的限定,使其不至於在自然狀態或人的體內環境存活。12-*第5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由於經由遺傳工程可以改變原來的遺傳特性,一些原本經動物製造的物質,可轉至微生物體內高速生產。目前在醫藥品方面,如胰島素、干擾素、人體生長激素、B型肝炎疫苗等。在其他工業上,如各種酶、胺基酸、維生素、有機物質、單細胞蛋白質等都可經改良後大量生產。在人類遺傳疾病的防治上,可在預先測知的情況下實施基因治療(genetherapy)。12-*第6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2.2.2細胞融合與培養技術改變生物的遺傳特性上,除了遺傳工程方法外,細胞融合技術亦是有效方法之一。生物體皆是由細胞所組成,而組織培養的目的,便是試著將細胞分離出來,然後在試管裡進行人工培養,讓細胞大量地合成有用的物質,而組織培養大抵可分為動物細胞培養與植物細胞培養兩類。植物本身可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質,如香料、酵素、激素等,經由植物的組織培養,亦可以達到生產這些產物的目的,而不需寒暑經年地去栽種作物了。12-*第7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動物細胞上,將腫瘤細胞與其他具有製造生物活性物質的細胞融合,而達到快速增殖大量生產的目的。如在抗體的生產上,從動物體內所分離到的抗血清(antiserum),是混合各種抗體的混合物。但是當我們將產生抗體的淋巴球細胞與骨髓癌細胞融合後,經純化後便可以得到快速生產同一種抗體了。這些單源抗體可以很快地成為純疫苗,和高度特異性的診斷劑,因為抗體本身只與特異的抗原結合。12-*第8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2.2.3蛋白質工程技術不管在動、植物體內,蛋白質是維持身體正常功能、消化食物及修復組織等必要物質。它們到處參與身體內的活動,儘管有足夠維他命、礦物質及水分,如果少了蛋白質,仍是無法維持正常的生命現象。右圖為胺基酸的結構。以蛋白質工程技術,配合分子結構模擬,能精確地決定出蛋白質分子中直接參與反應,或影響結構穩定性的重要胺基酸,如能加以改造,必能增加其應用的層次。。12-*第9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許多自然存在的蛋白質很難直接地運用於工業、食品、及醫藥等領域上,最主要的原因乃是大部份的蛋白質,都有其最適宜的作用條件,若這些條件與工業製程差距太多,很可能會嚴重地影響到蛋白質分子的利用價值。因此,若以蛋白質工程技術,配合分子結構模擬,能精確地決定出蛋白質分子中直接參與反應,或影響結構穩定性的重要胺基酸,如能加以改造,必能增加其應用的層次。12-*第10页,共3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2.3何謂生物科技生物科技是今日世界的新發明,其實我們的老祖先早就知道利用微生物來提升生活品質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练习题100道(含答案).pdf VIP
- 绘本教学The hug 课件.pptx VIP
- 天奥电梯帝奥电梯GX90系列电梯一体化驱动控制系统调试参数说明故障代码.pdf
- 广南高铁工务段线路工指导书(2003).doc VIP
- 《葵花籽油中蜡含量及组成的测定 气相色谱测定法》征求意见稿.pdf
- 2025年上海外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pdf
- 大门施工方案.doc VIP
- 七年级数学新人教版下册7.1.2《两条直线垂直》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1.1.1集合的概念课件-高一上学期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pptx VIP
- Q-CR 9218-202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OCR).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