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统练(对比阅读)含答案.docxVIP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统练(对比阅读)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25七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

1.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补全对话。

【甲】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乙】

襄邑道中

宋·陈与义①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①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入仕途。

小语:小文,老师推荐了两首诗,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小文:好呀!我发现两首诗都是诗人在行舟上所作。

小语:好眼力!

小文:我还有发现【甲】诗连用五个①的转换,

乙】诗第一、二句中的景物②????和③????都在往后移,这些都能让我感觉到④???????????。

小语:说的有道理!你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我还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发现了它们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⑤。

小文:真是高见!通过今天的探讨,我懂得了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的景,还要读出诗中的情!

【答案】

地名飞花(两岸)???榆堤???行船速度之快???李诗中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陈诗表现了风华正茂的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前程充满信心,抒发了豪迈而又沉稳自信的襟怀。

【导语】

《峨眉山月歌》作于李白初出四川之时,通过描写月夜舟中所见之景,表达依恋家乡山水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襄邑道中》是南宋诗人陈与义所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对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

【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第一空,结合“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可知,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据此可概括为:地名。

第二、三、四空,“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意思是两岸原野落花缤纷,将船只都映红,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百里以外的地方。全诗写坐船行进于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次句写了“榆堤”,是长满榆树的堤岸;“飞花两岸”,表明是春末夏初季节,两岸榆树,自然是一派新绿。可概括为:飞花(两岸)、榆堤;

第四空,“百里”是说路长,“半日”是说时短,在明丽的景色中行进的小“船”只用“半日”时间就把“百里榆堤”抛在后面,表明那“风”是顺风。作者只用七个字既表现了绿榆夹岸的美景,又从路长与时短的对比中突出地赞美了一路顺风,突出行船速度之快。

第五空,李诗《峨眉山月歌》中,诗人李白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这些地名的快速转换,营造出一种空间迅速移动的感觉。诗人乘船从峨眉山出发,沿途经过平羌江、清溪,最终目的地是三峡和渝州。这种地理上的快速变化,不仅展现了诗人旅途的匆忙,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诗中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了峨眉山月的美丽景象,但这份美景却只能独自欣赏,因为“思君不见”,友人不在身边,使得这份美景中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思念。因此,李诗通过地名的连用和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陈诗《襄邑道中》则表现了风华正茂的诗人陈与义对自己才华和前程的坚定信心和豪迈情怀。诗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描绘了春天里两岸飞花、榆堤绵延的壮丽景象,这种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与诗人年轻、充满活力的心态相呼应。而“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则通过诗人卧看云朵、感知云朵与自己一同向东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这种洞察让诗人更加坚信自己的才华和前程,因为他知道,就像云朵与自己一同前行一样,他的才华和前程也将伴随着他不断前进。因此,陈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感悟,抒发了豪迈而又沉稳自信的襟怀。??

综上所述,两首诗虽然都是描绘旅途中的景象,但李诗通过地名的连用和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陈诗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感悟抒发了对自己才华和前程的坚定信心和豪迈情怀。

(23-24七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

2.(1)《江南逢李龟年》中表明时令的词是?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