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专项培优】古诗词赏析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高频易错必刷卷(统编版).docxVIP

【期中专项培优】古诗词赏析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高频易错必刷卷(统编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中专项培优】古诗词赏析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高频易错必刷卷(统编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怅”字既表达了词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感慨,也暗含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B.“寥廓”形容天地广阔无垠,为后文“谁主沉浮”的发问营造了宏大的意境。

C.这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烈表达了词人想要主宰国家命运的豪情壮志。

D.该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总结了对景物的描写,又引出下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2.下列对《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渴望像周公一样广纳贤才,统一天下。

B.“吐哺”一词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这里运用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C.该句抒发了诗人对贤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实现政治抱负的坚定决心。

D.此句语言质朴直白,没有运用任何修辞手法,却极具感染力。

3.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句是诗人在梦中的呐喊,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B.该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诗人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C.此句是全诗的主旨句,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风格特点。

D.“摧眉折腰”写出了诗人在权贵面前的卑微姿态,暗含无奈之情。

4.下列对《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万里”写出了诗人漂泊距离之远,“悲秋”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季节和悲凉的心境。

B.“常作客”表明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百年”指一生,暗含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这两句对仗工整,“万里”对“百年”,“悲秋”对“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

D.诗句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坎坷的悲伤,没有涉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5.对《琵琶行并序》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句是诗人与琵琶女情感共鸣的体现,表达了对彼此遭遇的同情。

B.“天涯沦落人”点明了诗人和琵琶女都处于漂泊失意的境地。

C.该句语言简洁凝练,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D.此句为下文诗人详细叙述自己的身世经历做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词人描绘湘江秋景时,用“,”两句写出了江水清澈、船只争相行驶的景象。

2.《短歌行》中,“,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思念之情;“,沉吟至今”则写出了诗人因思念贤才而忧愁的状态。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用“,”两句描绘了天姥山巍峨挺拔、超越五岳和赤城山的雄伟景象。

4.《登高》中,“,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描写了登高所见的萧瑟秋景;“艰难苦恨繁霜鬓,”则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

5.《琵琶行并序》中,“,犹抱琵琶半遮面”写出了琵琶女出场时的羞涩姿态;“大弦嘈嘈如急雨,”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琵琶声的激昂雄壮。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请简要分析《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几句诗的妙处。

2.在《短歌行》中,诗人多次运用典故,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3.《琵琶行并序》中,诗人是如何通过音乐描写来刻画琵琶女的形象和表达自己情感的?

四、鉴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C【解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运用的是设问的修辞手法,而非反问。设问是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这里词人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后文通过对往昔革命生活的回忆,暗示了无产阶级将主宰中国的命运,所以C选项错误。

2.D【解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句运用了典故的修辞手法,并非没有运用任何修辞手法。诗人以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明自己像周公一样重视人才,渴望招揽贤才来帮助自己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所以D选项错误。

3.C【解析】A选项中“在梦中的呐喊”错误,这一句是诗人梦醒后的感慨;B选项中“夸张的修辞手法”错误,该句主要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D选项中“卑微姿态,暗含无奈之情”错误,“摧眉折腰”是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20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