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VIP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

18.古诗三首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浪淘沙(其一)》: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流传。这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如释题解字、意象品析、情感体悟,但《古诗三首》中《浪淘沙(其一)》的磅礴气魄、《江南春》的虚实交织、《书湖阴先生壁》的田园哲思仍存在理解梯度。学生易被直观画面(如“九曲黄河”“水村山郭”)吸引,但对“浪淘风簸”“一水护田”等隐喻中的家国情怀、生命韧劲体悟不足;能感知诗歌韵律美,却难深入“千里莺啼”背后的盛衰辩证思维。教学中需以“意象链”勾连现实(如黄河精神与民族奋斗史),借“矛盾点”(如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烟雨中”暗含警示)触发思辨,在诵读想象与历史背景补充中,将古诗的“景语”转化为“精神密码”,引导学生从“读诗者”进阶为“文化解码者”。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②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③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④审美创造: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思政元素:借黄河“九曲万里沙”的壮阔与“直上银河”的豪情,在浪淘风簸的磨砺中淬炼“千难万险终不悔”的民族韧性,培植“百川归海共逐梦”的集体信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板书课题。

2.欣赏黄河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3.认识作者。

1.齐读课题。

2.根据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表达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3.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如果有质疑,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

教学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1)同桌互相考一考。

(2)拆卡片游戏检查生字。

(3)认识多音字“簸”。

(4)读词语。

颠簸簸箕簸箩簸谷簸动

3.指名读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读准古诗的节奏。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1)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注意倾听。

(2)读一读卡片上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注意字音:“浪淘风簸”中“簸”的读音为bǒ;“南朝”中“朝”的读音为cháo。

(4)多种方式认读词语。

3.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进行指导多音字的读音:“九曲”中的“曲”读阴平,“簸”在“浪淘风簸”中读上声。

引导学生读好停顿: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教学环节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介绍作者:刘禹锡。

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

注释:

(1)九曲:虚指,指黄河弯曲的河段甚多,民间素有天下黄河999道弯的说法。

(2)簸:颠簸。

(3)天涯:天边。

(4)直上:逆流而上。

3.你能从哪些词体会到黄河雄伟壮观?

4.朗读第三、四句,想象一下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1.了解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