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43.040
CCSM10
智能网联汽车移动通信性能技术要求
及试验方法
2024-12-23发布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息月
平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
集团重庆有限公司、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重庆)有限公司、
佛吉亚歌乐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文山、周桂容、郭迪军、谢姜陵、张晓龙、毛叶平、易纲、李雪梅、奚杨、
杨磊、周徐、周光涛、蔺承果、付春晖、王雄、刘俊彤、汤轲、晏靖、王春翔、陈睿、方东旭、杜部致、
褚文博、彭银万、沈斌、杨林、陈浩、薛晓宇、段成民。
息
平
I
息月
平
智能网联汽车移动通信性能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移动通信性能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带有智能网联汽车移动通信性功能的M1类、N1类车辆性能评估,其他类型车辆可参
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被测车辆vehicleundertest
支持车联网移动通信功能的车辆。
3.2
参考金机referencegoldendevice
具备天线等配件且性能良好的智能网联终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车载终端等,品牌与
型号宜参考中国运营商网络性能测试的选型,用于与被测车辆进行测试对比。
3.3
测试上位机uppercomputerfortest
用于测试和调试的计算机。与测试设备相连并进行通信,配置测试参数、执行测试程序、获取测试
数据。
3.4
测试软件softwarefortest
运行于测试上位机的软件,采集移动通信指标信息。具备自动采集测试数据、数据统计、日志回放
等功能。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
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edPower)
5技术要求
5.1功能要求
1
DB50/T1775—2024
参考6.1,除网络覆盖极差场景(掉线)逐渐恢复的场景外所有场景应能正常使用车辆搭载应用,
包括但不限于在线音乐播放、在线导航、eCall呼叫、视频播放等。经过多个小区,能实现正常小区切
换,无反复掉线情况。
5.2性能要求
智能网联汽车移动通信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智能网联汽车移动通信性能技术要求表
指标类别指标名称指标要求
平均RSRP(5G)≥参考金机-4dB
平均SINR(5G)≥参考金机-2dB
平均RSRP(4G)≥参考金机-4dB
平均SINR(4G)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